阅读记录

第322章 粮市争锋[1/2页]

大梁神秘巨商 北极圈内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京都左近的州县,蝗影已初现端倪,急报如雪片飞入皇城,却沉甸甸地压在内阁值房的书案之下,纹丝不动。
     世家大族的手早已伸向粮仓,争分夺秒地囤积居奇,哪怕只争得一两日的先机,亦是金山银海的进项。
     此刻,千里之外的京都,漕河码头旁那间名唤“云来”的茶楼雅间内,气氛却与太福祥镇临危待变的紧绷截然两重天。
     冰鉴里丝丝冒着白气,将夏末最后一丝燥热也驱散殆尽,留下满室沁凉。官窑细瓷盏中,雨前龙井碧叶舒展,茶汤清亮,袅袅清香萦绕。江南粮商周大掌柜,一身杭绸直裰光鲜亮眼,气定神闲地抚弄着拇指上一枚温润的和田玉扳指,仿佛指下盘桓的便是那金山银海的脉络。
     他对面,三位华服男子端坐,气度沉凝中透着不容置疑的矜贵:王家粮行掌舵王大童,指节粗短却保养得宜,正慢条斯理地撇着茶沫;李家米号东主李福贵,体态富态,面上总挂着三分笑意,眼底却精明闪烁;白氏商行管事白书明,捻着几缕山羊胡,眼神锐利如鹰。三人身后,是盘踞大梁粮道半壁江山、根须深扎朝堂的庞然巨物。
     “周掌柜,”王大童啜了口茶,眼皮微抬,目光扫过窗外码头上那几艘吃水极深的粮船,“你我相交有年,讲的就是一个‘信字。今岁江南风调雨顺,早稻丰稔,路人皆知。我王家仓廪略虚,不过欲补些常平之数,以备不时之需。七百文一石,这个价码,很公道了。”语气平淡无波,却自有一股久居人上、不容置喙的优越感弥漫开来。
     周掌柜放下茶盏,面上笑容依旧,话语却绵里藏针:“王掌柜此言差矣。江南丰稔自是不假,然水陆转运千里,舟车劳顿,人吃马嚼,损耗几何?更兼今岁运河多处淤浅,纤夫力钱翻倍不止。这七百文,莫说赚头,便是本钱,也怕要蚀去几分啊。”
     他顿了顿,目光如秤砣般在三人脸上掂量而过,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况且,京都左近数月无雨,旱魃为虐,田中禾黍焦枯之相已成定局。旱极而蝗,古有明训。在下不才,来时官道两侧,已见飞蝗如云,起于青萍之末…诸位掌柜久居京师,耳目通天,莫非竟不知吗?”他刻意点出“耳目通天”,既是试探,也是隐晦的警告。
     李福贵肥胖的手指在紫檀桌面上轻轻叩了两下,发出沉闷的笃笃声,皮笑肉不笑地接道:“周掌柜好口舌。旱情或有几分,蝗灾云云,未免危言耸听。朝廷自有常平仓、义仓赈济黎庶,何须我等商贾越俎代庖,杞人忧天?七百五十文,”他伸出三根胖短的手指,“已是看在你我多年情分,体谅周掌柜路途辛苦。”话语间,世家掌控一切、视民如草的倨傲展露无遗。
     “八百文!”
     一个清朗而突兀的声音插了进来。雅间门口,不知何时立着一位中年文士。
     他头戴半旧儒巾,身着洗得发白的靛蓝直裰,面容清癯,唯有一双眼睛亮得惊人,仿佛能洞穿人心。
     他无视三位粮商巨擘投来的或惊愕或审视或隐含怒意的目光,平静地

第322章 粮市争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