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掌柜,此茶…滋味如何?”楚化杰的声音慢悠悠响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玩味,目光紧锁在李福贵脸上。
“这…这…”李福贵心里早已骂翻了天,嘴里却像含了黄连。说好喝?那是睁眼说瞎话,自己都恶心。
说不好喝?旁边白家的白书明那老狐狸刚刚还假惺惺赞了句“别有风味”。他一时语塞,额角竟渗出细密的汗珠,在这微凉的夜里显得格外狼狈。
“想是李掌柜一路奔波,口干舌燥,方才饮得急了,未曾细品其中真味。”楚化杰嘴角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轻轻击掌,“来呀,再为李掌柜满上。”
侍立一旁、穿着粗布衣裳、面色木然的小婢女立刻上前,提着一个大铜壶,哗啦啦又将那浑浊的“茶汤”注满了李福贵的碗,也顺带将白书明面前见底的碗续满。那水声在李福贵听来,如同催命的符咒。
“诸位皆是远道而来的贵客,寒舍简陋,无甚珍馐,唯有粗茶一盏,聊表心意。”楚化杰说着,竟从容端起自己面前同样的“茶”,像饮琼浆玉液般,一仰脖,咕咚一声喝了个干净,末了还咂摸了一下嘴,仿佛回味无穷。
李福贵与白书明面面相觑,彼此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难以置信和进退维谷的苦涩。
这官老爷是舌头坏了,还是存心要他们的命?不喝,就是不给面子;喝,简直是活受刑。就在两人捏着鼻子,准备认命时,门外亲卫高声禀报:
“禀大人,王家大掌柜王大童求见!”
“请。”楚化杰放下空碗,声音平稳无波。
李福贵和白书明如蒙大赦,趁此机会,不着痕迹地将面前的茶碗推远了些。
王大童风尘仆仆地进来,脸上带着商人特有的精干与急切,对着楚化杰深深一揖:“草民王大童,拜见楚大人。”他眼角余光扫过先到的李、白二人,心中暗骂这两只老狐狸脚程真快。
“王掌柜免礼,请坐。一路辛苦,先饮口粗茶解解乏。”楚化杰示意婢女。
王大童不明就里,见李、白二人面前都放着茶碗,只当是寻常待客,连声道谢接过。他正口干舌燥,端起碗便喝了一大口。
“噗——咳!咳咳咳!”那口“茶”刚入喉,王大童差点当场喷出来,一股难以形容的腥涩怪味直冲天灵盖。他强忍着呕吐的冲动,脸憋成了猪肝色,硬生生将那口“刷锅水”咽了下去,只觉得五脏六腑都在抗议。
“王掌柜,此茶…可还入得口?”楚化杰的声音适时响起,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关切”。
王大童心中万马奔腾,把楚化杰祖宗十八代都问候了一遍。这玩意儿能叫茶?狗都不喝!可他能说吗?他抬眼,正对上楚化杰那双深不见底、带着审视意味的眼睛。
电光火石间,他瞥见李福贵和白书明那如释重负又带着点幸灾乐祸的眼神,顿时明白了这“茶”的玄机。
“这…这茶…”王大童挤出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心思急转,“实不相瞒,楚大人,小的就是个粗人,平日里只知贩粮,于这品茗之道…实在是个门外汉,牛嚼牡丹,尝不出个子丑寅卯来。”他话锋一转,将烫手山芋精准抛出,“倒是李家和白家,二位不仅经营着大梁茶业的半壁江山,更是风雅之人,深谙茶道三昧,定能品评其中精妙。”他拱拱手,身子微微后缩,一副“我不懂,别问我”的架势。
李福贵和白书明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暗骂王大童这泥鳅滑不留手,竟把球又踢了回来,还踢得这么狠。
楚化杰像是没看见三人间的眉眼官司,自顾自又端起婢女续满的“茶”,慢悠悠饮了一口,叹道:“粗茶淡水,却也别有一番清苦回甘。好了,闲话休提。诸位夤夜来访,不知所为何事?”他放下茶碗,目光扫过三人,终于切入了正题。那平淡的语气,却让室内气氛陡然一紧。
王大童最是心急,抢先试探道:“楚大人,听闻朝廷…有意开仓放那平价粮?”他刻意加重了“平价”二字,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楚化杰。
“嗯,”楚化杰微微颔首,语气平淡得像在说晚饭吃什么,“确有此事。明日开常平仓,首批两百万石,官定售价,八百文一石。此乃朝廷体恤灾民、平抑粮价之德政。”他端起茶杯,又啜饮了一口那浑浊的液体,仿佛在品味的不是劣茶,而是权力的滋味。
此言一出,如同冷水滴入滚油。王大童立刻接口,声音带着急切:“大人明鉴!我王家愿担此重任,为朝廷分忧!两百万石,王家一力承销!只需朝廷允我两成保管、转运、行销之费,王家定以每石一千文之价售于灾民,绝不敢有负朝廷重托!”一千文,比官价高出两百文,但在这粮价飞涨的年月,依旧显得“公道”,其中的油水,明眼人一看便知。
“王掌柜此言差矣!”李福贵肥胖的身躯往前凑了凑,脸上肥肉抖动,语气却斩钉截铁,“为朝廷效力,我李家义不容辞!这两百万石,李家愿接!保管行销费用,李家只取一成半!”他直接将王家的报价砍掉五十文一石,意图以价压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白书明轻咳一声,捋了捋修剪整齐的胡须,姿态从容却暗藏锋芒:“楚大人,我白家商号遍布京都及京畿诸县,大小粮行近千家,根基深厚,转运便利。此批官粮交予白家,必能最快散于各处,解灾民燃眉之急。费用之事,亦可与王、李二位掌柜共议,总以不负朝廷圣恩、不负大人所托为要。”他话说得漂亮,不提具体价格,却点出了白家的渠道优势,暗示自己才是最优选。
楚化杰听着三人争抢,脸上始终挂着那副高深莫测的微笑。他放下茶杯,指节在硬木茶几上轻轻敲了敲,发出笃笃的轻响,瞬间压下了三人的声音。
“诸位掌柜拳拳报国之心,本官甚慰。”他缓缓开口,语气带着官腔特有的圆滑与不容置喙的意味,“然则,朝廷开仓放粮,乃为赈济灾黎,安靖地方。眼下流民日增,京都乃天子
第328章 平价粮[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