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0章 岳承宗捐岳家军遗物[1/2页]

我来现代当明星 蜗牛涂涂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秋日的阳光透过古老樟树的枝叶,在书院青石板上洒下斑驳光影。苏明远站在回廊下,望着庭院中忙碌布置的场面,心中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期待。作为穿越时空的明代状元,他对“岳家军”这个名字有着比当代人更为真切的情感共鸣。
     “明远,过来搭把手!”李芳的声音从庭院中央传来。她正指挥几名弟子调整祭天台周围的展台布置,额上已渗出细密汗珠。
     苏明远快步上前,接过她手中的展牌:“副院长何必亲力亲为?这些粗活交予弟子便是。”
     李芳擦了擦汗,笑道:“岳老先生捐赠的不是普通文物,是岳家军的魂。这样的接待,怎能不亲自操持?”
     正说着,书院大门外忽然传来一阵骚动。众人转头望去,只见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稳步走来,身后跟着两名抬着木箱的年轻人。老人身着深灰色中式褂子,步履稳健,目光如炬,虽已年过七旬,腰板却挺得笔直。
     “岳承宗先生到了!”有弟子低声惊呼。
     苏明远凝神望去,但见那老人面容刚毅,眉宇间自有一股凛然之气,仿佛历经风霜的古松。最令他心惊的是,老人的眉眼竟与记忆中明代流传的岳飞画像有七八分相似。
     “岳老前辈,一路辛苦。”李芳快步迎上,执后辈礼甚恭。
     岳承宗拱手回礼,声音洪亮如钟:“李副院长客气了。老朽此行,是为完成先父遗愿。”他转身轻抚那只木箱,“这些物件,不该藏在保险柜里积灰,该让年轻人看看,什么叫古人的气节。”
     庭院里顿时鸦雀无声,所有目光都聚焦在那只古朴的木箱上。岳承宗亲自打开箱盖,先取出一本泛黄的古籍,封面上赫然是《岳武穆遗书》四个楷体大字。
     “这是先祖所着兵书的抄本,成于明代万历年间。”岳承宗郑重地将书递给李芳,“虽非宋时原稿,却也是岳家世代珍藏。”
     接着,老人又从箱中请出一柄青铜剑。剑鞘上的云雷纹在秋阳下流转着暗光,那纹路竟与书院祭天台的图案如出一辙。苏明远呼吸一窒,忽然想起地宫壁画上那位披甲持剑的武将形象——
     “这纹样...”苏明远不禁脱口而出。
     岳承宗闻声转头,目光如电般射来:“这位先生认得?”
     苏明远上前一步,躬身施礼:“晚生苏明远。曾见地宫壁画上有武将佩剑,纹路与此剑鞘极为相似。若晚生猜测不错,这可能是庆朝岳家军专用的图腾。”
     岳承宗眼中闪过惊异之色:“想不到如今还有人认得此纹!先生所言不差,这云雷纹确是岳家军标识。当年岳家军既抗外敌,也护文脉,这祭天台便是岳家军护卫文人的见证。”
     李芳适时插话:“岳老,明远是我们书院特聘的古文献专家,对庆朝历史颇有研究。”
     老人打量苏明远片刻,忽然问:“苏先生可知‘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作何解?”
     苏明远心中一颤。这诗句在他那个时代尚未广为流传,但在明代已是人人诵咏的名句。他轻声应道:“此是武穆王《满江红》中之句。三十功名尘与土,是说半生功名如尘土般微不足道;八千里路云和月,是写转战千里的艰辛。全词慷慨悲壮,尽显忠贞报国之志。”
     岳承宗眼中闪过赞许之色,忽然朗声大笑:“好!想不到今日能遇知音!”他转身对众人道,“老朽今日不仅捐赠这些物件,还要为诸位演示岳家拳法,让诸位体会何为‘以武入文!”
     弟子们顿时兴奋起来,纷纷后退让出场地。岳承宗脱去外褂,露出里面紧束的练功服。他凝神静气,忽然起势,一套拳法如行云流水般施展开来。
     苏明远凝神观看,越看越是心惊。岳承宗的拳法刚猛中带着飘逸,招招式式都暗合书法笔意。忽如狂草奔放,忽如楷书端正,转折处有如行书流畅,顿挫时又似隶书凝重。
     “看明白了么?”一套拳法打完,岳承宗面不改色,向众弟子问道,“岳家拳每一式都暗含‘精忠报国四字的笔画走势。练拳即是练字,练字即是练心!”
     弟子们恍然大悟,纷纷模仿起来。苏明远却愣在原地,脑海中电光火石般闪过一个念头——这拳法的某些招式,竟与他记忆中明代大内侍卫

第10章 岳承宗捐岳家军遗物[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