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鬼子的报复没在冬天来。大雪封了山,白茫茫一片,路都找不着,鬼子那大皮靴和骡马大炮进了雪窝子,寸步难行。这给李家坡留下了宝贵的喘息时间。
     孙有粮没一刻闲着,身上的伤好利索了,心上的伤却没那么容易平。训练一点没松懈,反而更狠。天不亮,打谷场上就响起了口号声和脚步声。
     老魏负责操练,口令喊得山响:“向左转!向右看齐!正步走!腿抬高点!没吃饭吗?!” 新兵蛋子们冻得鼻涕哈喇,但没人敢吭声。
     孙有粮就背着手在旁边看,眼神扫过去,哪个动作不到位,他不用说话,就那么盯着,直到那兵自己臊得满脸通红,把吃奶的劲儿都使出来。
     实弹射击还是金贵,但孙有粮想办法。他让人做了不少木枪,重量长度跟真家伙差不多,天天练突刺、格挡。
     地道成了重中之重。孙有粮认定,这就是李家坡的命根子。他带着人,几乎把整个地下又掏了一遍。主干道拓宽加固,支线四通八达,连接了村里几乎每一户。出口入口伪装得更加巧妙,水井壁、炕洞底、坟包旁、甚至一棵老槐树的树洞里,都可能藏着生路。
     晚上,油灯下,孙有粮逼着自己,也逼着张铁锤、栓柱这几个骨干认字。那本被血浸透的旧操典都快被他翻烂了,上面的图例和简单的字句,他差不多能磕磕巴巴地念下来了。
     “咱们不能老是糊里糊涂地打,”孙有粮对围着学习的骨干们说,“得知道为啥打,咋打最划算。赔本的买卖,咱不干。”
     张铁锤学得最痛苦,抓耳挠腮,比让他拼刺刀还难受,但看着孙有粮那认真的眼神,他也只能硬着头皮学。栓柱脑子灵光,学得快,还能举一反三,孙有粮就有意多培养他。
     快过年的时候,分区派人送来了一些过年的物资,不多,一点白面,几斤肉,还有一点盐和药品。更重要的是,送来了一枚奖章和一份嘉奖令,表彰李家坡民兵中队在反扫荡中的英勇表现。
     孙有粮代表民兵队接了奖章,却没自己留着,而是带着大家,把那枚小小的、闪着金属光泽的奖章,埋在了后山墓地,埋在了李大山和王老蔫他们的坟前。
     “荣誉是大家的,是牺牲的兄弟们用命换来的。”他就说了这么一句。
     这个年,李家坡是在半地下的地窖和窝棚里过的。饺子馅里野菜多,肉星少,但大家吃得香。民兵队轮流执勤,不敢有丝毫放松。孙有粮端着碗,挨个哨位走,给值守的队员送上一碗热腾腾的饺子。
     开春了,雪化了,地露出了黑乎乎的泥泞。紧张的气氛随着气温一起回升。鬼子的报复,像靴子落地前的死寂,压得人喘不过气。
     情报越来越频繁。据点的鬼子增兵了,征调了大量的民夫和大车,看样子是要有大动作。
     孙有粮的判断是:鬼子这次不来则已,一来必定是泰山压顶,不仅要报复,更要彻底铲平李家坡这个“钉子”。
     硬碰硬是死路一条。孙有粮、陈文远、老魏、张铁锤几个人关起门来商量了好几天。
     最后,孙有粮提出了一个极其大胆,甚至有些疯狂的计划:“咱们不能等着鬼

第362章 无题198[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