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李二郎如今对卫辞简直有八级滤镜。
     听到卫辞的问话下意识以为卫大人这是在关心自己的生活,连忙回道:
     “大人放心,小人家中还有些良田,租出去收些租子也能勉强度日。”
     卫辞闻言微微一笑,接着又问:
     “你租出去的那些田地,种的都是水稻粮食吗?”
     李二郎点头,恭敬回答:
     “是,大人,农户庄稼自然都是种粮食。
     小人是本分的庄稼人,也只会种点稻谷蚕豆。”
     古代生产力低下,年年都不缺饿死的人,最好的田地自然都是种粮食。
     卫辞端起桌上的茶水轻轻抿了一口,然后又道:
     “若是本府希望你带头并游说李家村及周边乡村,拿出一半田地种植诸柘呢?”
     闻听此言李二郎一愣,他不明白卫大人这是何意?为何要带头种诸柘?
     难道是卫大人爱吃糖,所以让他种植诸柘制糖?
     不过这个想法只是一闪而过,很快被李二郎抛之脑后。
     卫大人就算爱吃糖一个人又能吃多少糖?怎会因此让他们全村甚至周边村子都种诸柘。
     李二郎不明白卫辞的用意,于是小心翼翼询问:
     “大人,可否能告诉小人,为何要种植诸柘?”
     所谓诸柘其实就是甘蔗,卫辞早就说过百越非常适合种甘蔗。
     因其气候湿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这里不仅适合种甘蔗,也同样适合种植各类水果。
     在现代时百越就盛产水果,其中砂糖橘更是遍销全国。
     可惜现下交通不发达,水果又不易保存,此地橘子荔枝再好,也很难向全国畅销。
     不能销售就不能卖钱,不能卖钱经济就发展不起来。
     在这种情况下,甘蔗的好处就如鹤立鸡群一般。
     首先甘蔗不像其他水果那么容易坏,其次甘蔗还能榨汁,然后制成红糖。
     糖在古代可是好东西,卫辞在京城的时候就了解到,优质的红糖能卖到上百文一斤。
     因京城的土壤不适合种甘蔗,京城的红糖都是从南方运送过来。
     既然南方能向京城卖红糖,没道理百越不能卖啊。
     而且红糖不仅能销向京城,北方等地都能卖。
     反正红糖块这种东西放的住,拿油纸包好了,放个一两年都不成问题。
     就是打开了,也能轻而易举放三到六个月,不存在运输损耗。
     卫辞只要想办法把百越红糖的名头打出去,那种甘

第209章 诸柘[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