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收到平平安安的礼物,林氏别提多高兴了。
     捏着那琉璃放大镜,对着窗台上的兰花看了又看,眼角的笑纹都堆了起来:
     “这小东西竟这般神奇,安安的手真是巧。”
     说着又转头朝宋老三叹,
     “你看这俩孩子心思多细,哪是送物件,分明是把咱们的心思都揣在怀里了。”
     宋老三也盘着手里的核桃直乐,接着尔雅又去看了春生和玉娘的儿子元宝。
     元宝体弱多病,前段时间吹了点风,就一直断断续续的发低烧。
     喝了很多药都不见好,这种情况其实在现代最多打几针,实在不行就输液。
     可这是古代,风寒发热在大夫眼里便是要耗损元气的大病。
     石头都找了好几位大夫轮流来看过了,药汤子熬得屋里屋外都飘着苦味儿。
     好在这两天元宝的情况有所好转了些,只是精神不好,大夫说需要静养。
     接下来的日子尔雅和卫岳也没闲着,她回章阳县的第二天,章阳县知县就上门拜访。
     他自然是因为卫辞的缘故,可知县都上门了,县里的其他大户商家也不能无动于衷。
     再加上眼下临近年底,来往送礼的本就多,一时间宋家的门槛都快被踩破了。
     家家户户送的礼也一个比一个重,态度一个比一个殷勤。
     宋家每天都要接待好几波客人,险些热茶水都不够喝。
     平平安安虽然在人前装的稳重,实则也是孩子心性。
     喜欢热闹,喜欢跟同龄的孩子玩,不耐烦大人间的迎来送往。
     尔雅也不想拘着他们,便让他们跟着明远玩。
     明远看他们两个好不容易回来一趟,便带着平平安安去自己的社交圈。
     明远也是读书人,他的朋友自然大都是读书的文人学子。
     文人学子最爱办文会,明远就带着平平安安去参加文会热闹一番。
     一听说要去文会平平安安还挺兴奋,明远见两人兴致勃勃,好奇道:
     “京中的文人都不办文会吗?”
     明远看平平安安这样,还以为两人没怎么去过文会呢。
     平平却道:
     “自然会办,只是我们两人不怎么去。”
     “为什么?”
     明远满脸疑惑。
     安安回答:
     “因为祖母和爹都不喜欢我们去频繁去文会。”
     尔雅与卫辞都觉得小孩子的性情不稳定,专心读书就好。
     像那什么乱七八糟的文会去多了难免会移了性情,只想着玩耍享乐,还哪有心思读书。
     所以只偶尔让两人去见识一番,不肯让两人常去。
     平平安安也都听话,祖母不让去他们就不去。
     此次回乡,难得小表叔要带他们参加文会,平平安安自然有兴致。
     两人跟着明远一起乘马车前往,马车在青石板路上碾过。
     车轮声伴着明远对文会上一些规矩的讲解,把平平安安对文会的期待又垫高了几分。
     车窗外掠过粉墙黛瓦,偶有穿长衫的学子提着书卷匆匆走过。
     明远掀开车帘笑道:
     “前面就是城西的听雨轩,我和一些同窗常在这里聚的。”
     下了马车,檐下的铜铃叮叮作响。
     刚踏进院门,就见十几个身着青衿的少年围坐于池边的亭子里。
     有的挥毫泼墨,有的手捧书卷低声交谈。第362章 文会[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