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4章 晶体管研究组[1/2页]

穿越1951 女儿养了一只猫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黄局长很喜欢这个年轻人,搞创造的一天到晚闭门造车,肯定是造不出好东西的。两位局长商议过后,觉得就按小李说的,给他下基层的机会,也给他坐办公室的机会,“李旭东同志,经过局领导讨论,任命你为局长助理,待遇我们不能和娄董给你的待遇比啊,所以经过商议,你定在了正团级。你愿意下基层干实事,我们也给你机会,下辖的单位很多,你可以随时开具介绍信,进行调研工作,具体的我们不做详细安排,你只要定期帮我们局里设计出图稿,改进我们的机器设备,再审阅下面制作的图稿,我就觉得很好嘛。你的办公室就由主任分配,你有什么意见吗?”
     李旭东当然不想升官,当个平头老百姓多好啊,只要不管束得太严厉,他都会接受的,“领导,我就是个小老百姓,怎么能一下子就到整团级别呢?这不对吧?”
     “哪里不对?我们没有官僚主义那一套,你有这个能力,就拿多少工资,这又不是我拿国家的钱给你送人情。”
     李旭东想想觉得领导说的也对,何况给自己的条件这么宽松。“局长,我没意见,只是我下个星期结婚,你们两位局长能不能赏脸参加我的婚礼呢?”
     “哦,小李这就结婚啦?好,好啊,到时候,我和陈局长一起去喝你的喜酒,陈局,你同不同意啊?”
     陈局笑了:“才到我们局,就想着打我们俩的土豪了,这结婚是喜事啊,当然得去。”
     办公室主任也给李旭东分了办公室,两个人的,主任姓邓,邓主任介绍到:“这位是吴启华同志,是国外留学回来的,是我们局长助理,这位是李旭东同志,也是我们局长助理,剩下的你们慢慢交流。我现在去给你做个工作证,等会我再过来。”
     俩人有好的握手,开始了互相交流,“您好,您是那个大学毕业的?”
     李旭东笑了:“家里蹲大学,这不,我还打算今年去考个大学出来呢。您呢?您是从哪个国家留学回来的?”
     吴启华有些骄傲:“我是佐治亚技术学校毕业的,学的是机械工程。”
     李旭东没去过,只听侄女说过,自己侄女以前在佐治亚理工学院研究生毕业的,学的是电子对抗。在亚特兰大,记得她说就在可口可乐的总部旁边,毕业典礼还邀请过自己这个叔叔参加的。“哦,在亚特兰大?”李旭东随口问了一句。
     惊讶的是吴启华,“你怎么知道的?”
     “那有什么,我还知道常青藤大学,知道美国总统呢。”李旭东知道的多是多,只是听说过而已。
     吴启华倒是闷骚型的,可能也是办公室坐久了,难得来个知道亚特兰大的吧:“那你没大学学历,是怎么进来的啊?你看着也不像是高级领导的孩子。”
     “我靠设计图纸进来的,蜂窝煤知道吧,那机器我也设计了,现在还在用。”李旭东看他傲气少了很多,自己开始收拾这间办公室了,吴启华也帮忙收拾,俩人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着。
     “总窝在办公室我可不习惯,这不,我申请了没事就下到工厂里去看看,看看能不能帮工友们做点什么,咱这局里有任务下来么?”
     “没什么任务,前一阵子,倒是有个任务,评估一份设计资料,我计算了一次,没问题。”吴启华道。
     “那咱们会参与什么设计吗?”李旭东又把窗户擦了擦。
     吴启华也很郁闷:“哪有什么设计,呆在办公室里,我都感觉自己快要生锈了,哎,你说我们要是一起去基层看看,参加一些设计,是不是比坐办公室要强啊。”
     “可以啊,不过得下个星期以后了,下个星期我没空。”李旭东解释了一句。
     邓主任进来了,看着房间里干净了很多,“哟,卫生都搞完了啊,这是你的新工作证,这是我们管理的下属基层单位,四九城附近的都给你标记出来了,你要去哪个的话就找我,我负责开介绍信。”
     吴启华问:“主任,那我可不可以也加入进去,天天坐办公室,还不如下基层呢。”
     邓主任笑了,“没问题啊,我也不愿意坐办公室,总觉得有点事做要好些。到你们想出去走走的时候就和我说。”
     俩人等邓主任走了,又开始聊了起来,从工作聊到休闲娱乐,李旭东说自己喜欢钓鱼,吴启华喜欢看电影,只是没什么好电影,不像美丽国每年有那么多电影。
     其实李旭东也喜欢,:“秀兰邓波儿的电影看过吗?我蛮喜欢小时候的她。”
     吴启华更是惊讶不已,“这些影片国内应该没引进过吧?我也是在美国读书的时候看过,你是怎么看到的啊?”
     “我也不知道,好像脑子里一直就有她的故事一样,对了,我的未婚妻和她长得很像,或者比她还要漂亮。”李旭东有点炫耀的样子。
     吴启华似乎并没有知识分子的那份傲气,或者说李旭东这种什么都能聊一聊的性子比较适合聊天,俩认的关系也迅速的融洽起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吴启华还是很怀念在美丽国学习生活的日子,李旭东也有意向他学习英语,虽然明知道用不上。
     “学英语?咱这是在国内啊,你学了干啥?”
     “没事做的日子很无聊的,我以前在回收站工作,有的废品我觉得像是古董,所以我就开始看书,自己研究,不然呆在那里一天到晚都不知道要干些什么。”
     “那你学得怎么样了?”
     “看书还是很容易的,就是自己不敢去买,这东西一学就会,要是真去买的话那就是一买就废。”
     “哈哈哈。”吴启华乐不可支,“你的爱好这么多,安排得过来么?”
     “这有啥的,钓鱼是放松,学习这些也是放松,总不能一天到晚的画图设计吧。”李旭东又问道,“您这应该结婚生子了吧?”
     “我结婚十来年了,留学回来就结婚了,唉,被父母逼的,想多玩几年都不行。”一副郁闷的样子。
     李旭东充分的表示了理解,“国内你想玩都没机会,这里不是美丽国,开放程度很低的,你想只恋爱不结婚,不现实啊,就像我,其实要有个保姆,天天帮忙洗衣做饭搞卫生,我也不想结婚。”
     “国内还是太不方便了,有时候我也想,要是在美丽国,我现在在做什么。”
     “你啊,无非就是个工程师咯,每天带着安全帽这里检查,那里看看,晚上要不是在酒吧,要不就在酒吧认识的女孩床上,难道你还能上天不成?”
     “哈哈哈,你比其他人有趣多了,晚上我们一起聚聚餐怎么样?我带上家人,你带你的未婚妻,咱们在哪家饭店吃呢?”吴启华没有想好。
     “要不就泰丰楼吧,我把我一个小妹妹也接上,成吗?”李旭东对吃的,尤其是好吃的情有独钟。
     “当然,当然同意。正好可以和我家的孩子一起玩,我说李,你想的真周到。”
     李旭东则想了想又问了一句,“咱这搞设计的工具需要找主任申领吧?”
     “是的,找他帮你就行了,你不是工作狂吧?刚来就准备设计?想好设计什么了吗?”
     “还没想好,所以才想这下基层啊。等我下星期结完婚再说吧。”李旭东又问了句,下个星期如果邀请你参加婚礼的话,你愿意带着全家一起来吗?”
     “我们是室友嘛,当然要参加的。需要我帮忙的就直说啊。”
     俩人聊到了下班,这机关单位不好摸鱼啊,李旭东有些惆怅。
     三人骑一辆车子,李旭东问慧真,“新房子满不满意啊?不满意就要赶紧改啊。”
     “满意,你设计的房子我很满意,行了吧。”
     “这是哥哥上班的酒楼。”何雨水还是很惦记哥哥的。
     二楼,吴启华已经开好了包间,在门口招手,进屋之后,吴启华先介绍了自己妻子来自江南的张琳娜,又介绍了室友李旭东,李旭东也介绍自己的未婚妻徐惠真。七人落座后,俩男士还是很有风度的为女子点菜,泰丰楼没有什么特别拿手的,味道都是上等,席间两位女士也是低声聊天,酒是李旭东带来的一支红酒,四人频频举杯,为缘分干杯。
     买单的时候俩人都想抢着付账,酒店领班笑着说:“我们老板十分感谢李先生为我们酒楼带来的两道新菜,这桌席面我们老板已经买完单了。”
     李旭东表示了感谢,吴启华却觉得自己的室友很让人惊奇。
     回家的路上,张娜娜表示不解,吴启华道:“一个没有背景的人,而且没读过大学的人能知道我读的大学在什么位置,奇怪不?他的设计稿我看过很多了,奇思妙想,层出不穷,自己还能创造新菜,不神奇吗?”
     李旭东这边也在讨论自己的室友一家。慧真问的:“他是留学生啊,怎么没有别人的那份傲气啊?”
     “傲气也分人的,当你至少和他旗鼓相当的时候,他拿什么去傲气?”
     人只有在对等的情况下,才能友好的交流,不对等的叫指教。
     到了老四合院,慧真仔细计算着家里的物件,对比图稿,缺少了大浴缸,别的都还好。这物件陶瓷的只怕还没有出世。
     李旭东得明天问问田老哥,估计会是石头雕刻出来的吧。拥抱了一下慧真,告诉她:“不要急,婚礼还有几天时间,田老哥一定会按时完工的。”
     第二天上班依旧是二人在办公室聊天,李旭东想学习弱电技术,:“启华兄,您的功课里,有没有关于电路板知识的,这一块我搞不懂,想找您拜拜师啊。”
     “不是我谦虚,这个我们学得很少,我毕业的时候,用的都是电子管,现在美丽国已经在使用晶体管了,我们现在的收音机都是电子管的,外国已经开始使用晶体管了,晶体管是半导体,这个您能理解么?”
     “我知道一点,就是提炼硅元素,用碳元素还原硅元素,然后提炼出多晶硅,再用加热的原理提炼单晶硅,通过加入不同类的元素,形成半导体,半导体可以制作二极管,三极管等一系列的半导体材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吴启华大叫道:“就是这样的,就是这样的,这些你是怎么知道的,这些都是高科技啊。”狂热,激动,双手紧紧握拳。
     不只是李旭东,连整个楼层的都惊动了,李旭东觉得这也是个科研疯子,赶紧去关门,可门刚刚关上,办公室主任和局长们就推门进来了,询问发生了什么。
     吴启华指着李旭东说:“他能把制造半导体的制造原理讲清楚,他好厉害,他真的能把半导体的制造原理说得清清楚楚。”
     李旭东不觉得有什么奇怪的,“这方面我的研究也才起步啊,哪有那么容易,靠一个人的力量根本就不可能完成。”
     黄局长神色激动:“小李,不急,我们慢慢的把制造原理讲一遍。”
     转头又喊:“其他人做好记录。”
     李旭东很莫名其妙:“我只是说了一点原理而已,没什么吧。”
     陈副局长耐不住了,“让你说一次,你就说嘛,说错了也不要紧的。你说原理吧。”
     李旭东只好把自己刚才说的话重新说了一遍,还着重提到了温度,摸了摸脑袋,好像要控制再一千四百多度到一千五百度,具体多少自己也不知道了,要不断实验才能搞清楚。
     众人如获至宝,越发弄得李旭东莫名其妙的,“这只是第一步啊,还可以制造出更多的材料,这个方面我不太懂,还想着拜哪位大能做师傅好研究研究呢。”
     “如果你说的这些都对的话,我想国内已经没有人能够教你,你自己就是大师了。我们马上向部长汇报,组建实验室,对你说的方案进行研究,李旭东同志,我们需要研究半导体,而你,既然已经在这方面有了进展,那这个实验室就交由你负责,这是我们的秘密项目,你现在需要学习保密条例,你的妻子和朋友,你都不得向他们泄露半句,你明白吗?”
     “我还是打辅助吧,而且我马上就结婚了,根本没有精力去做这件事啊。”李旭东有些懵了,说几句学术上的话就变成这样的结果,他怀疑是不是听错了。
     这个时代其实电子管和晶体管都已经开始运用了,就算最先进的美丽国也才开始使用晶体管,还有更多的晶体管应用没有开发出来,我们追上去完全有可能,只是李旭东靠不靠谱,谁也不知道。{笔者也是想到什么就些什么}
     “李旭东同志,现在请你和我们一起去部长那里汇报,我们马上去。”黄局长冷静了不少。
     重工业部的部长李旭东也了解过不少,他和大领导一样,属于定海神针系列的人物,李旭东在门外等了不到三分钟,就被叫了进去。
     李旭东还没开口,部长就笑着说:“我知道你,从你发明了蜂窝煤机的时候我就知道你了,你在煤里加了黄泥的时候,你说的话我们节约一点,我们的子孙就能多用几年你还记得吧?”
     “记得,只是我还太年轻了,对于半导体,我还处于摸索阶段,您知道摸索意味着会不断出错,而试错的过程往往很艰难,我怕我挑不起这么重的担子。”李旭东不是不敢承担责任,而是自己还真对电子技术不内行。
     “在老总那里敢拍胸脯立军令状,到了我这里,你就怂了?”部长想用激将法,“要不这样子,我知道你的介绍人还少了一个,我当这个介绍人怎么样?”
     还能怎么样,不就是上咯,李旭东想明白了:“我可以当负责人,但是我该休息还是要休息,做实验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时间,您得容我时间,毕竟科学掺不得半点假,而且这是个巨大的科研项目,不是我一个人就能研究出来,还是需要很多专家教授,大家集思广益,才有可能完成这个项目。”
     部长看了看局长他们,“你们的意见呢?”
     黄局长恨不得马上就能实验:“我建议马上筹备半导体实验小组,由李旭东同志负责指导,我们局派人协助组建,争取早日实现半导体的国产。”
     李旭东说:“这里其实有几个步骤,第一个步骤是提炼出多晶硅,这个不难,难点在于多晶硅转化为单晶硅,有了单晶硅,我们就等于有了半导体。”
     大家都望向李旭东,等待李旭东讲完。
     李旭东看到众人望向他,又懵了,“你们看我干嘛?我又没说错,有了单晶硅,我们可以用离子注入法或者用渗透法来做P结和N结,这样就是二极管了,三极管就是加个N结,或者多加一个P结,这些晶体管应用范围广,占用的体积小,而且至少能省一半以上的电。”
     “就这么简单?”大佬们都懵了。
     “哪有这么简单啊,多晶硅变成单晶硅很难的,要做很多次实验的,可能一个月,几个月,一年或者几年都有可能,这都取决于我们自己的科技水平。”李旭东的话让大家对科学有了更深的认知。
     “是啊,哪有那么容易的事情,今天你们就准备写报告吧,这个实验室刻不容缓啊,多拖一天,我们就一天没有我们自己的半导体晶体管。”部长也着急,越落后就越挨打。
    

第44章 晶体管研究组[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