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62章 男人的志向和浪漫[1/2页]

穿越1951 女儿养了一只猫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闫富贵算个小知识分子,秉承着“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的理念,显得有些胆小怕事,又因为没怎么见过大世面,所以抠抠搜搜的,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
     确实,一家六口,全靠他的工资养活着,不算计,这日子还真不好过。
     只是算计得狠了,家的味道就冲淡了很多,孩子们也是小皮小眼的,自私自利。
     这样只想着占便宜的人在社会中谁能看得起?
     背着老太太到了闫家,一大爷易中海已经到了。
     桌上的菜不算少,只是油用得少了些,算是下了血本。
     “来,试试我家大儿媳的手艺,这只鸡可是我在市场上好不容易才淘换到的老母鸡。”闫富贵嘴角抽了抽,摆出一副很大方的样子。
     “那我可得尝尝。”
     徐慧真拿起筷子,夹了一块放进嘴里细细咀嚼,然后说道:“这只鸡吧,炖得老了些,要是再少一灶火,那味道就更好啦。”
     “嘿,说鸡不说巴,文明你我他。还大使呢!再说这只鸡是为老太太做的,你以为人人都像你一样牙口好呀?”
     李旭东说完也夹起一块鸡肉放进嘴里,接着说道:“嗯,这手艺我给九十九分,少给一分是怕这位厨师长骄傲。”
     老太太也吃了一块说道:“嗯,这鸡肉很不错,那个于莉啊,难得你考虑这么周到,谢谢你啦。”
     “小李啊,难得你回来了,明儿我让你一大妈请你吃饭。”易中海举着酒杯示意道。
     “呵呵,我居然成了香饽饽,这倒是没想到。行啊,明儿弄只鸭子吧,夏天吃鸭子汤,清润的。”李旭东点了个菜。
     “小李子是个会吃的主儿,老身又有口福啦。”老太太也乐不可支,老了老了,这口腹之欲居然得到满足了。
     老闫家的孩子们吃得很快,也没有出现什么抢菜的恶行,从这方面来看,闫家的家风还算不错。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酒桌上只剩下老太太、闫家两口子和易中海两口子以及李旭东和徐慧真。
     话题由三大妈开始,“小李啊,这些年你们在外面,都在忙些什么呀?慧真怎么就成了外交大使啊?”
     “我啊,忙不好,瞎忙呗。慧真一个姐们儿是印尼的大官,知道她想回来看看,这不就给她封了个官,让她衣锦还乡嘛。”说起来,李旭东还真没做什么,生意用不上他,管理也用不上他,最多就是整合一下资源,然后发号施令。
     “啧啧,那慧真成了外国人,至少得是个副司长吧?”闫富贵接过话头问道。他的见识比一般人还是多点儿,知道能当大使,那必须是高官的身份。
     “呵呵,算是吧,自家姐妹,也就是一句话的事儿。天也不早了,我也要回大使馆了,谢谢三大爷的招待,下次让老李请客,大家想吃什么随便点。”
     看着徐慧真飘然离去的身影,闫家人都惊呆了,羡慕、嫉妒的眼光落在门外心里却是不自觉的开始做起了白日梦。
     这徐慧真以前就是家庭妇女,现在摇身一变,就成了大使,要这么说的话,是不是自己去印尼也能当官呢?要是能把这徐慧真挤下去,那自己在华夏岂不是牛逼的存在?
     “小李啊,你家婆娘都这么有本事,你应该比她混得更好啊,你怎么就不是官了呢?”老太太开口问出了所有人的疑惑。
     “这当官有什么好的,每天都那么多工作,忙得要死,我这样多好,享受待遇,还啥事都不用干。”李旭东摇头说道。
     “那你现在是什么级别啊?”闫解成抢先问道。
     “我?大概是副部级待遇吧。不过有些待遇我没要,一个人更自在。”李旭东没打算一直待在四九城,自然也不需要有人守着他。
     天呐,一个副部级是什么概念,即使是官员多如牛毛的四九城,能上到副部级的领导也不多啊。这种级别的领导,自己身边就有一个,那是咱南锣巷九十五号的自豪。
     “咳咳,”闫富贵咳嗽了一声,示意解成不说话,然后开口道:“小李,呃,对不起啊,我们应该叫您李部长的。”
     这个时候闫富贵才后知后觉的发现自己太托大了。
     “嘿嘿,我只是享受待遇,又不是什么真的部长。您看,我手底下一个兵都没有,您叫我小李,没关系的。”对于称谓,李旭东不是很在意。
     闫富贵是有点假精明,但不是糊涂虫,这“小李”是不能再叫了,可叫“同志”、“先生”这些都不合适,老太太开口道:“小闫呐,你就直接叫他老李吧。咱们院里出了个大能,你们可别宣扬出去,不然,人人都来求他办事,他会生气的。他一生气,直接回原来的住处,你家有什么事,也别指望他帮你们的忙了。”
     老太太随口一句话,就给李旭东升了一级,和闫富贵同辈,闫解成成了李旭东的晚辈,不过这也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小李”变成了“李老弟”。
     “哈哈,李老弟,你也知道我家这情况,你看能不能帮我安排一下我家不成器的儿子,帮他们找个正式工作?”闫富贵想的很好,一顿饭请李旭东帮忙,把两个做临时工的儿子转正,然后再想办法求他把当知青的老二弄回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知青下乡,是响应国家号召,政策规定,一个家庭,留下一个孩子之外,别的孩子除非有工作,否则就必须下乡当知青。要是敢不去,坏分子、落后分子的帽子就扣下来了。
     不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能力的家庭让孩子当兵或者是去当工人,没能力的家庭才不得不送自家儿女去当知青。
     “唉!”李旭东心里一阵感叹,好男儿志在开疆拓土,封狼居胥是男人的浪漫。是谁抹杀了男人的志向和浪漫?让他们活得如此艰难!
     “好说好说,等下次徐慧真过来,你们找她就是了。现在的我树敌无数,被很多领导排斥,这个时候

第262章 男人的志向和浪漫[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