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奥迪车内。
     周春明手握着方向盘,副驾驶坐着黎茂山。
     两人一起去施工现场。
     基本上,每隔两三天,黎茂山就会去石牯塘生产队一趟,看一看具体的进度。
     车子的后排,坐着的则是辛志强和辛志勇两兄弟。
     辛志强是周春明的贴身保镖,自然是要跟着,以防发生意外。
     辛志勇之前跟着周朝旺和赵信才,适应了一阵子,又去周春光的店里待了个把礼拜。
     他这一回,总算有了正式的任务。
     那就是待在生产队这边负责监工,因为周春明生意太忙,没有那么多闲空,这事儿只能交给他。
     如果没啥意外的话,以后厂子建起来,辛志勇就会留下来,负责安保方面的工作。
     坐在车上,黎茂山左看右看,感觉非常新奇:“周老板,你这进口车果然豪华,现如今,市里还没有哪辆车能跟它媲美。”
     “如果我没记错,邹书记都坐不上这种车。”
     “有钱就是好哇!”
     周春明呵呵一笑。
     因为对方说的是大实话。
     奥迪100这样的车,直到八十年代末,才会批量被政府采购,成为公务用车。
     现在还太早。
     邹正毅最多也就能坐一坐沪都轿车。
     见周春明不接这话茬,黎茂山立即换了话题:“对了,有件事要告诉你。”
     “考察团今天早上刚出发,他们预计的线路是先北上,由塘沽上船,然后远渡重洋抵达神户。”
     “我还去送行了,顺带着,跟他们叮嘱了咱们厂采购的事情。”
     “那太好了!”周春明微微一笑。
     这条线路貌似没啥问题。
     他清楚的记得,前世的时候,有位朋友在八十年代末,从樱花国留学归来,就是从神户坐船到塘沽,再坐火车辗转回到家乡。
     当时那位朋友带了好几个行李箱的东西,装的全是各种小家电、照相机什么的,还有旧西服,因为行李超重,还在火车站被罚款。
     在当下,虽然已经有从京都到沪都再到大阪的航班,但是地方考察团未必会考虑。
     如果考察团没能购买到设备,周春明也会自己尝试一下。
     找个外国语学院的同学,雇佣对方当翻译,再设法打越洋电话跟厂家沟通。
     省里的外国语学院,在七十年代中期,就开设了樱花语专业。
     或者是,去南粤省大涌制衣厂,跟这个厂子的负责人聊一聊,摸清楚他们购买设备的渠道。
     总之有好几个方案,周春明是志在必得。
     至于冯丽娟那边,依旧在厂里偷师,她将会是建厂的骨干,起到巨大的作用。
     每隔一阵子,冯丽娟就会打电话过来汇报工作,讲一讲收获什么的。
     不知不觉中。
     奥迪车驶进了石牯塘,来到了施工现场。
     经过这段时间,地基已经完全打好,砖头、河沙、水泥和钢筋都已送抵现场,即将准备建造主要的生产车间。
     不愧是专业的施工队伍,这效率就是高。
     当然,周春明砸下的资金,也是非常充裕的。
     估计在生产设备就位之前,厂区已经建设完毕。
     建职工宿舍倒是容易。
     因为市里对厂子人数的限制,基本上,建个三十多间平房

第538章 买断合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