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这天早上。
     周春明来到市商业局二楼,这里有一间会议室,黎茂山等人,已经提前到来了。
     在座的,有熟悉的面孔,比如肖卫革和韩二斤,也有数人完全未曾见过。
     黎茂山主动站起来,向周春明介绍。
     原来,新面孔里面,有市第三制衣厂的吕昌辉厂长,也有石牯塘生产队所在的南郊公社书记,叫做曹力。
     另外的几位,则是商业局的干部。
     “既然人都到齐了,那咱们开个简短的会议,传达一下市委邹书记的意见。”黎茂山清了清嗓子,示意秘书把门关上。
     等到门口关好,黎茂山的目光,又落在肖卫革和韩二斤身上。
     他说道:“肖书记和韩书记,你们两位之前提交的报告,虽然经过了贵县的同意,但是到了邹书记这里,被打回来了。”
     闻言,肖卫革和韩二斤都有些窘。
     他们之前跟周春明商量了,打算以集体的名义,搞个公社制衣厂,给“公牛牌”代工。
     周春明如今发达了,是众人眼中的财神爷,只要能搭上这趟顺风车,那绝对是财源滚滚。
     而且,跟私营经济不同,公社搞的厂子,不会有人数限制,招收几百人,甚至几千人,那都不成问题,完全可以解决“公牛制衣厂”产能不足的问题。
     商议妥当之后,肖、韩二人起草了计划书,向县里打申请报告。到了姚宗威这里,自然不成问题。
     但是经过市里审批的时候,申请报告被否决了。
     因为他们计划的制衣厂,除了生产牛仔夹克和牛仔衬衣之外,也打算加工牛仔裤的。
     这就涉及到了设备的进口。
     需要大量的外汇。
     领导不点头,根本行不通。
     “邹书记怎么说?”肖卫革试探道。
     黎茂山答道:“邹书记的意思是,在石牯塘生产队这边,以‘公牛制衣厂为核心,逐步建立牛仔产业园,带动本市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
     “你们的厂子,要是肯搬来石牯塘,那倒没有问题。”
     听到这话,肖卫革和韩二斤不约而同的,叹了一口气。
     这明显不可能。
     厂子搬到那边,哪还算他们的政绩,只会为人做嫁衣。
     难怪人家不批准,而且,还把南郊公社书记叫来了。
     这意思就是,计划不如变化,想法是美好的,现实够残酷。
     黎茂山又看向吕昌辉,说道:“咱们市里的第三制衣厂经营不善,效益滑坡,发工资都困难了。”
     “根据这个情况,邹书记指示,将第三制衣厂迁往南郊公社,入驻石牯塘生产队,配合‘公牛制衣厂扩大经营,给周老板的厂子做代工。”
     “这么一来,能够盘活咱们的国有资产,也能跟‘公牛制衣厂互帮互助,实现共赢。”
     吕昌辉点了点头,兴奋的搓了搓手。
     显然,他早就知道这则消息。
     上头已经事先跟他沟通过了。
     周春明倒也不奇怪,因为在此之前,黎茂山探过他的口风,问过此类问题。
     随着“公牛牌”的走红,百人小厂哪怕全力以赴,也完全没办法供应偌大的市场。哪怕新厂子建起来,也就能够堪堪满足,各个城市分店的供货。
第654章 计划不如变化[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