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如果说一封帛书或许是个例,但是在三个不同的地方,发现了三封不一样的帛书,而这三封帛书说的同样一件事情。这样的事情一定会让人深思。
     “这一定是上天的预兆。”经学大家乔玄再一次重申了自己的观点,这一次他并没有像上一次一样,将这样的观点“分享”给那些凉州人,让那些凉州人上书,而是他果断召集了大汉的那些“专家学者”,对战国帛书上的内容进行了讨论。
     他们讨论的是如此的激烈,以至于整个洛阳都知道他们讨论的事情,甚至有两个经学“大家”因为对于战国帛书上的事情理解有些偏差,而动起了手。
     而在寿无疆的管理下,洛阳的治安一直是稳中向好的,毕竟如果寿无疆的城防军解决不了的问题,那就不是一般的问题了,就需要张济的手下重拳出击了。
     再凶狠的贼人也没有张济手下的西凉铁骑凶狠,再大的后台也没有张济身后的董仲颖大。
     所以洛阳的治安一直很不错,特别是董仲颖越是在战场上有优势,洛阳的治安就越好。当曹操大破高句丽,找到了战国帛书之后,洛阳的治安已经好转到了古代盛世才有的景象,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了。
     两个经学大家打架的原因很快就被寿无疆知道了,他们打架的原因是对于战国帛书上的文字“秦王兴”,究竟用的是金文还是用的石鼓文存在分歧,双方谁有说服不了谁,最终只能够用拳头来决定输赢。
     毕竟剑击之术也是君子所需要学习的一个重要技能,没有剑用拳头也是可以的。
     如果按照过去的做法,寿无疆绝对会和一个稀泥,毕竟这是一件小事情,甚至连寿无疆自己都不会出面,他手下的人足够处理这样的事情。
     但是寿无疆凭借着他出色的政治敏感度,一下子知道这样的事情不简单,甚至他马上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那就是秉公执法。
     两个斗殴的经学大家直接被城防军扣留了,关于为什么扣留这两个人,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寿无疆在报告上写的一清二楚,为什么处理,处理到什么力度,全部都有大汉的律法进行背书。
     不知道是什么人在幕后推手,这件事情迅速的在整个洛阳进行传播,而平时负责打击流言蜚语的城防军对于这样的事情充耳不闻,甚至这样的流言蜚语中还包括了不少城防军的部分。
     和流言差不多同时而起的还有另外一件事情,那就是从洛阳的烟花之地里传来了新的评书,是讲述着西域王允的手下那两个校尉和蛮族女人如何攻破精绝国的禁地,发掘出神秘战国帛书的。
     这样的评书非常的新颖,也很快在洛阳传开了,甚至专门有人不是为了去看舞女,而是为了听评书去了烟花之地,比如贾诩就是其中的一个人。
     “义山,如果大汉的局势稳定,我们绝对不会是王子师的对手。”贾诩一边听着评书,一边对身边的杨阜说道。
     杨阜点了点头,他的确有些小看王允了。王允做

第644章 暗流涌动[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