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姜淮转身回了屋。
     他想的是如何搞钱。
     苏云婉给他的六百两银子,虽说不少,但也要想另外的办法挣钱。
     毕竟,读书要花的钱可不少。
     就是四书五经那些,书肆里去买,一本就得花一二两银子,更别提九本了。
     有的一本还有好多卷。
     所以买书的费用都不少。
     就是买手抄本,也得七八百文一本。
     更别提《道德经》《近思录》。
     其他的诗赋、策论、算术书籍等等。
     这些都得花不少银子。
     姜淮坐在书桌前,看着窗外不远处竹溪村一望无际的原野。
     一般古代书生搞钱方法,要么帮人家写书信,或者写碑文,对联。
     或者卖自己的书法绘画作品。
     还有一些更次等的,则是帮别人写讼状,替人打官司。
     不过这样的人被称为“讼棍”,是为读书人最不齿的。
     因为有一部分人会为了钱财,讼状陈述不实之事。
     做出教唆词讼、架词越告、混淆是非、颠倒黑白等等卑鄙行径,达成事主或自己的私欲。
     这种人在民间的声名并不怎么好,这是地位最低下的。
     姜淮肯定干不来这种事。
     再就是抄书,姜淮觉得可以考虑。
     原身虽不善读书,但字是侯府专门请教养先生教导过的,自然不差。
     赚钱的话,如果有学问,有些可以在大户人家家塾担任讲师。
     学问更深厚一些的会在书院讲学。
     不过这至少得有功名,令人信服。
     更有甚者,摆摊算命,行医占卜,都是赚钱的法子。
     但这些,姜淮都不合适。
     看来得另想赚钱的方法了。
     正想着。
     门外就传来“砰砰砰”的声响。
     苏淮打开门一看,就看到一张陌生的少年面孔。
     他迅速在脑海中回忆了一下。
     有了印象,是姜平曾经的同窗柳士远。
     门外的柳士远看到屋内的姜淮,也愣了几秒。
     “你是.....”
     他又后退几步,朝屋外的院子看了看。
     随后抚着脑门嘀咕,“我没走错吧?”
     姜淮大步上前,“没有。”
     “那你....”
     “我是姜家新回来的....”
     柳士远一听,当即反应过来,一拍脑门儿,“我就说呢。怪不得你家门口这么多人。”
     他突然回想起最近竹溪村的传言,说姜家的那个姜平,他在文翰学堂的同窗,其实是大黔朝京城永宁侯府的真少爷。
     他当时听了,很是不屑,因为觉得太离谱了,像话本里写的,虚假的不真实。
     之后他还和几个同窗讨论过这事儿,大家一致觉得不可思议,不可能发生。
     直到姜平很久没来学堂,大家开始思索传言的真假。
     直到如今,他亲自来姜家找过来,确认此事。
     “没想到是真的啊!”柳士远嘴里喃喃。
     他看着眼前的姜淮,抚额,一脸不可思议的。
     “不是,那个泥腿子姜平,啊,不是,那个混子,竟然是侯府的真少爷,怎么没人跟我说这事儿呢?”
     柳士远还沉浸在被消息暴击的震撼中。
     消化了一会儿,转念又心想,这话本里的故事怎么没发生在我身上,我怎么不是一个什么京城王爷的儿子呢。
     柳士远思维越发发散,恨不得自己去代替那姜平。
     那可是永宁侯府啊,京城权贵世家,回去了就是靠永宁侯府的余荫,

第7章 打算科考[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