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再一次深深体会到了什么叫做“儿大不由爹”,以及什么叫做“人走茶凉”。
虽然他是大明哥的开国皇帝,只要大明还在,那么他就不能算是通俗意义上的“人走茶凉”——谁能让他的茶凉了?
但是,这种他自己已经驾崩、由儿孙们维系香火等方面的情况的时候,他就又能感觉到这一点了,因为后人的不少东西都和他的想法不一样,甚至,有时候明明我在慷慨激昂愤怒不已,但是对方却根本没有这种感觉,还自觉自己做得很对……
鸡同鸭讲。
这难道不算是“人走茶凉”吗?
他朱元璋对很多事情的看法,对很多人的态度,难道他活着的时候没有明明白白地表示出来吗?没有把他觉得非常重要的、坚决不能改变的写进书里面吗?
他肯定都做了!既明确表过态,又在一些书里面写明白了自己的态度——这种书,也不会是什么圣人之言的书,而应该是一些皇室宗室的行为规范之类……
总之,那就是他朱元璋的态度和想法都明明白白讲过!
但是这么多后人,至少被讲出来的这么些个后人,有人遵守吗?看起来,好像是没有的。
这难道不算人走茶凉?
至于说什么儿大不由爹,或者说儿大不由祖宗,那更不用说了。
这他规定的各种规矩、行为风范,这些人遵守不遵守,已经属于是人尽皆知的了;但是他们真的没有这方面的情况吗?
当然,这方面,对朱元璋来说最重要的、刺激最大的,还是那个——司礼监太监批红。
他之前尚且还没有来得及观察过这批红的情况,可如今,那确确实实是哪儿哪儿都不得劲儿。
他这个老祖宗难道没有说,这个太监绝对不能让他们识字吗?啊?不是说过吗?!他吸取了历朝历代的教训,其中宦官乱政、宦官专权绝对是王朝腐朽衰败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他下了规定,绝对不能让宦官识字——这一番苦心,难道后面的皇帝都不能理解吗???
再怎么觉得这些太监中有人可怜,那也绝对不能让他们识字,甚至还让他们掌握批红这样的权力——虽然朱元璋也知道,这宦官也得依靠皇权,皇帝没了一切几乎就没有后续;但是,识字,批红,这样的权力还是过大了!
之前的朝代,难道宦官还能脱离了皇帝独立存在吗?他们难道不知道自己不能脱离皇帝吗?但是这妨碍最终他们导致了王朝衰败吗?
就算不谈他这个太祖皇帝的什么祖训,但是那也不能让宦官如此,历代将领和文官就几乎不可能和宫中的那些宦官们相处和谐、产生什么和善友爱之情啊。
批红,批红,就算那些太监们不能有什么真正提出意见的权力以及能力,只能选择通过或者不通过,然后给上面盖上章,接着就要往上面送上去,可这也已经
第960章 积弊[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