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朱元璋心中顿时生出非常不好的预感。
     张居正的改革不能一直推行下去,一定会遇到阻力,最终无法改革;或者在执行中遇到阻力,然后难以执行;再或者在遇到阻力之后,不说继续推行改革,便是已有的已经推行完成的改革,都被人撤销……
     但是他没有想到,这个时间点能够早到张居正死后。
     ——不是说朱翊钧这个皇帝也很支持张居正的改革政策吗?
     既然朱翊钧非常支持,那么等到张居正没了之后,他这个皇帝总该还在的吧?只要他这个支持改革的皇帝在,那一条鞭法的改革情况总不至于直接严重倒退或者干脆废止啊!
     总不能说,朱翊钧这个皇帝其实还死在了张居正前头吧?
     以张居正的年龄,以朱翊钧的年龄……
     当然,这其实还有另一种可能,那就是到了后期,只有张居正在一心推行改革,而朱翊钧这个皇帝,态度已经发生了改变——等到张居正一死,朱翊钧便不再支持改革,甚至开始反对改革……
     这样一来,那确实是在张居正死后,一条鞭法这项改革的情况就迎来了急剧恶化。
     可是,为什么?
     朱翊钧作为皇帝,有什么理由反对这样的改革变法?
     一条鞭法中,也没有什么针对皇帝、针对皇权乃至其他方面的额度改革内容啊!
     其真正的针对对象,都是那些不断兼并的大地主、那些不愿意缴纳赋税的人、那些在地方上借着赋税名义而拼命往自己口袋里捞钱的家伙……
     总之,没有皇帝,根本没有皇帝!
     不仅没有皇帝,皇帝还会是这样的改革的受益者——改革赋税制度,清丈田亩,目的不就是为了收上钱来,给朝廷用,也算是给皇帝用吗?
     因此,朱翊钧有什么理由要反对这样的改革?
     但是对于朱元璋来说,如果原因不是后者,那么大概率就是前者……而前者,同样是他不太能够接受的发展。
     朱翊钧才多少岁?结果死的比张居正还要早?他还有什么亲兄弟吗?要是没有,那岂不是又得来一次过继?……
     至于说一条鞭法的种种推行过程中、推行之后所产生的问题,在朱元璋看来,都属于确实需要解决、但是还算正常问题的范畴内。
     而这些问题之所以能够频频出现不断增加,,那当然还是因为——朝廷当时对地方的管控力,着实不如开国时期了。而主持朝政的人,可能是事情太多,所以有些事情也根本没有再仔细推敲细细斟酌……
     比如说地方官府在统一的赋税之后还敢明目张胆地随便增加,这如果不是和那些人无所畏惧有关?要是他们知道朝廷严令禁止这样的东西,并且还非常警惕,同时严惩不贷,那么他们怎么可

第964章 问题[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