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晨的隅县被薄雾笼罩,临时安置点的帐篷上凝结着细小的露珠。
林逸被此起彼伏的咳嗽声和脚步声唤醒,轻轻起身,避免吵醒身边熟睡的白露。
帐篷外的空地上,志愿者们已经开始忙碌,有人在生火煮粥,有人在整理物资,远处传来消防车的鸣笛声,刺破了清晨的宁静。
走到帐篷外伸展身体,冷空气带着泥土的气息扑面而来,让林逸清醒了不少。
昨夜帮忙搭建的帐篷整齐地排列在空地上,蓝色的帆布在晨光中泛着柔和的光泽。
几位武警战士正围着地图讨论着什么,他们的军绿色大衣上还沾着泥土,显然是忙碌了一整夜。
“早啊,林同志。” 负责安置点的张队长走过来,递给他一杯热姜汤,“昨晚休息得怎么样?委屈你们挤在救灾帐篷里了。”
林逸接过姜汤,暖意顺着喉咙流进胃里:“挺好的,比想象中暖和。村里的情况怎么样?”
张队长叹了口气:“万幸没有人员伤亡,就是有十几户人家的房子成了危房,得重新修建。”
林逸捧着姜汤在安置点慢慢走动,目光扫过每一顶帐篷。
……
突然,林逸在物资分发区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 ——
穿着红色救援服的韩宏正弯腰给一位老人递毯子,她的头发随意地扎在脑后,脸上带着疲惫却依旧精神。
林逸快步走过去,笑着打招呼:“韩老师,没想到在这里遇到您。”
韩宏抬起头,看到林逸时眼睛一亮:“林逸?你怎么会在这里?”
她放下手里的物资,和林逸握了握手,“我接到地震的消息就带着团队赶过来了,没想到还能碰到你。”
林逸解释道:“我们本来准备回公司,路上遇到地震,就过来看看能不能帮上忙。”
韩宏赞许地点点头:“你们能来太好了,现在正缺人手。”
两人站在物资堆旁聊了起来。
韩宏指着身后的团队成员:“我们带来了医疗物资和专业的救援设备,昨晚已经帮着检查了村民的身体状况,大部分人只是受了点惊吓。”
林逸看向远处正在搭建临时教室的志愿者:“孩子们还好吗?有没有地方上课?”
“我们正准备用帐篷搭个临时课堂,” 韩宏说,“不能让地震耽误了孩子们学习。”
这时,白露、李悦瑶和呵呵也走了过来。
白露看到韩宏,惊喜地说:“韩老师!我特别喜欢您的歌,没想到能在这里见到您。”
韩宏笑着和她握手:“我知道你,经常在网上刷到你们俩。你们能放弃行程来救灾,真的很有担当。”
李悦瑶和呵呵赶紧上前问好,呵呵还趁机拍了几张两人聊天的照片。
“我们一起去分发物资吧。” 韩宏提议道,“早餐后要给每户村民发新的被褥和食物。”
五人推着物资车走向帐篷区,林逸和韩宏走在前面,聊着救灾的注意事项;
白露和李悦瑶跟在后面,清点着物资数量;呵呵则举着相机,记录下这温暖的瞬间。
“阿姨,这是给您的被褥和早餐。” 白露把东西递给一位正在哄孩子的阿姨,“帐篷里有点冷,晚上睡觉盖厚点。”
阿姨接过东西,用藏语说着感谢的话,孩子则好奇地拉着白露包上的桃花香囊。
林逸在一旁帮忙搬运大米,他的蓝色衬衫袖子挽到肘部,露出结实的小臂。
李悦瑶和韩宏团队的成员一起登记物资发放情况,她指着表格对韩宏说:“目前已经发放了三百多份物资,剩下的够今天用了。
马姐说公司还会再送一批物资过来,下午就能到。”
韩宏点点头:“太好了,有你们帮忙效率高多了。”
......
上午十点左右,几辆印有 “央视新闻” 字样的采访车驶进安置点。
记者们扛着摄像机四处拍摄,一位拿着话筒的女记者径直走向正在和村民聊天的韩宏:“韩老师,能采访您几句吗?”
韩宏爽快地答应了,对着镜头讲述了救援情况:“目前灾区的情况比较稳定,没有重大伤亡,物资也在陆续到位。感谢所有赶来帮忙的志愿者,大家齐心协力,一定能渡过难关。”
记者注意到旁边正在帮忙搬箱子的林逸,眼睛一亮:“这位是林逸吧?您怎么会出现在救灾现场?”
林逸擦了擦手上的灰尘,对着镜头说:“我们刚好路过,就过来搭把手。其实最辛苦的是武警战士和专业的救援团队,还有当地的志愿者,他们才是最值得报道的人。”
直播间的弹幕瞬间活跃起来:
“天哪!是林逸和韩宏!两大歌星居然都在救灾现场!”
“林哥好样的!放弃行程去
第319章 采访宣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