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夏末的热风裹着化工厂特有的、混杂着消毒水与机械油的气味,从宿舍窗缝里钻进来。林阳把刚洗好的工装晾在铁丝上,水珠顺着布料纹路往下滴,在水泥地上洇出一小片深色的痕迹。自从认识小薇,他就很少回家里住了——中班结束往往过了十点,视频电话一聊就到深夜,害怕打扰爸妈晚上休息,索性在厂子宿舍住下,省得来回奔波。手机在床头柜上震动起来,屏幕亮着,“小薇”两个字像枚浸了蜜的果子,让他刚下班的疲惫瞬间散了大半。
     “林哥,你下班没呀?”小薇的声音从听筒里飘出来,带着超市空调房的凉意,背景里隐约有收银机“嘀嘀”的扫码声,还有同事喊她“小薇,这边称重台排队呢”的吆喝。
     林阳走到窗边,推开半扇玻璃。远处的烟囱正缓缓吐着白烟,在淡蓝色的天空里拉出道道浅痕。他看了眼腕表,时针刚过六点:“刚忙完,在晾衣服呢。今天食堂做了你爱吃的糖醋里脊,给你留了一份,放保温桶里呢。”
     “哇,太好了!”小薇的声音亮起来,像被阳光照到的玻璃珠,“我这就快下班了,刚把最后一筐橘子摆好。对了林哥,我跟你说个事儿——”
     她的声音突然压低,背景里的嘈杂淡了下去,大概是躲进了员工休息室。林阳心里轻轻一动,指尖无意识地抠着窗框上的锈迹。他们认识才二十三天,从八月初张大妈在小区凉亭里把小薇推到他面前算起,满打满算还不到一个月。可这二十三天里,隔着五十多公里的距离,他们的话却像是攒了小半年。
     “你说,我听着呢。”林阳靠在窗框上,目光落在楼下那棵老槐树上。上周六小薇来的时候,他们就在这棵树下坐着,她仰头看他,眼睛亮晶晶的,说“林哥你厂里的树真高,比我们小区那棵梧桐树高多了”。
     “我想回大港找工作。”小薇的声音撞进听筒,带着点怯生生的坚定,“我不想在市区待了。”
     风突然大了些,吹得槐树叶哗哗响。林阳握着手机的手指紧了紧,掌心沁出点汗。其实三天前视频时,他就看出点端倪。小薇对着屏幕给他看她新换的手机壳,粉粉的,上面印着只小兔子,可说着说着就没了笑意,盯着屏幕里他身后的蓝色窗帘发呆,半晌才说“林哥,你宿舍窗帘该洗了”。
     “怎么突然想这个?”林阳尽量让语气听起来轻松,顺手扯了片槐树叶,指尖捏着那点薄薄的绿,“是不是超市太累了?”
     “不是累的事儿。”小薇的声音里带着点委屈,像被雨水打湿的绒毛玩具,“就是……今天整理货架的时候,看到有对夫妻买奶粉,男的背着孩子,女的挑奶粉,俩人有说有笑的。我看着看着就走神了,想起我爸上周在热电厂检修管道,被铁皮划了手,我妈急得给我打电话时,我正忙着给顾客结账,只能匆匆说两句就挂了。”
     林阳“嗯”了一声。他知道小薇家的情况,张大妈介绍的时候说得详细:小薇爸妈都在大港,爸爸在热电厂做临时工电工,专管管道维修,活儿不轻还没保障;妈妈就在林阳住的小区周边给人做钟点工,谁家需要打扫卫生、接送孩子,她都乐意帮忙,挣点零碎钱;家里还有对双胞胎弟弟,刚上高一,正是调皮捣蛋又费钱的时候。小薇在市区超市做组长助理,一个月四千多块,除了自己省吃俭用,每个月还得往家里寄两千,供弟弟们交学费、买辅导资料。
     “我爸妈总说,让我在市区好好干,说年轻人多闯荡。”小薇的声音低下去,“可我每天下班回宿舍,看着空荡荡的房间,就特别想你。昨天我妈给我发微信,说小区里李奶奶家的洗衣机坏了,她帮着抬到维修点,累得腰都直不起来。我夜里翻来覆去睡不着,要是我在大港,就能替我妈去抬了,还能跟你说说话,我心里也能踏实点。”
     林阳的喉结动了动。他想起八月初第一次见小薇的样子。张大妈拽着他的胳膊往凉亭走,嘴里念叨着“小薇这姑娘实诚,手脚勤快,她妈就在咱小区干活,我看着长大的”,而她就坐在石凳上,穿着洗得发白的浅蓝色T恤,牛仔裤膝盖处磨出点毛边,见他过来慌忙站起来,手里还攥着个没织完的毛线团——后来才知道,是给她双胞胎弟弟织的同款围巾,怕俩人争着要。
     那天他们聊了不到半小时,大多时候是张大妈在说,小薇偶尔插句话,声音细得像蚊子哼。可临走时,她突然抬头说:“林哥,我知道你在化工厂上班,听说那边管道多,你检修的时候可得当心点。我爸总说,厂里的铁家伙没长眼睛。”就是这句没头没尾的话,让林阳心里暖了好一阵。
     这二十三天里,他们靠着微信和周末短暂的见面,一点点拼凑出彼此的生活。小薇会拍超市货架的照片给他看,说“今天苹果特别新鲜,比上次给你带的甜”;会在夜班结束后发语音,带着浓浓的困意说“林哥,我刚看到好大的月亮,你那边能看到不”。林阳也会拍车间的设备给她看,解释哪个是反应釜哪个是冷凝器;会在中班休息时躲进茶水间,听她讲哪个大妈买鸡蛋非要挑带双黄的,哪个小孩在零食区哭着要巧克力,说“跟我那俩弟弟一个样,犟得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林哥,我跟我们组长打听了,辞职的话提前一周说就行。”小薇的声音突然又提了些,带着股豁出去的劲儿,“我想这周五就交报告,下周末就能去大港找工作了。你宿舍不是有空床位吗?我先住那儿,等找到工作再慢慢找房子,好不好?”
     林阳走到床边坐下,床板发出轻微的“吱呀”声。这张铁架床是他进厂时厂里配的,以前他总嫌硬,宁愿每天通勤两小时也要回家住。可认识小薇后,这宿舍突然有了意义——视频时能让她看清自己身后的窗帘,电话里能让她听见窗外的蝉鸣,仿佛这样就能缩短五十公里的距离。
     “你这账算得倒清楚。”林阳想起上周六他们在公园长椅上坐着,小薇掰着手指头跟他算:“市区房租每个月八百,去大港住你宿舍能省房租,还能天天见你,就算工资少点也划算。对了,我妈说你宿舍楼道的灯坏了半层,等我去了给换了,我爸那儿有多余的节能灯。”
     可算账归算账,找工作哪有那么容易。大港工业园里大多是化工厂、机械厂,要么要经验,要么要倒班,服务行业的岗位屈指可数。林阳去年帮老乡打听工作时跑遍了整个园区,太清楚这里的行情。小薇在市区超市做了两年,从理货员做到组长助理,能独当一面,就这么辞了太可惜。
     “小薇,你听我说。”林阳的手指在床沿上蹭着,“不是我不让你过来,是这事儿得慢慢来。你在市区的工作多好,离你爸妈近,万一家里有事儿能随时回去。大港这边我熟,我先帮你打听着,等有合适的岗位了,你再辞职也不迟。”

第171章 五十公里的牵挂[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