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周三下午快下班时,仓库里的叉车声刚歇,蔡师傅正蹲在车斗边擦链条,周明宇忽然拎着两个鼓鼓囊囊的塑料袋走过来,帆布包往工位上一放,塑料袋“咚”地搁在林阳桌上——里头是两盒包装亮堂的卤味,酱色的鸭翅从盒缝里探出来,混着八角和桂皮的香。
     “蔡师傅,林师傅,”他笑着往蔡师傅那边凑了两步,声音比平时亮些,“这两天跟着二位学了不少活儿,心里过意不去。我看街角那家‘老杨卤味刚出锅,买了点,下班一起去‘家常菜馆坐会儿?我请。”
     蔡师傅直起腰,手里的抹布停在半空,瞥了眼那卤味盒——老杨卤味在这一片小有名气,酱鸭翅要提前预定,一盒不便宜。他皱了皱眉:“你这干啥?不用这么客气,干活儿是本分。”
     “本分归本分,情分归情分。”周明宇递过一盒给蔡师傅,手指在盒盖上蹭了蹭,像是有点不好意思,“我刚来,好多事儿摸不清,多亏你们照应。就当……就当我认个门,跟仓库的老哥们熟络熟络,以后少不了麻烦大家。”
     林阳盯着桌上的卤味,心里犯嘀咕。这几天他对周明宇刻意疏远,问啥都只说“手册上有”,周明宇该是察觉到了,这会儿突然请客,是想缓和?还是另有所图?他刚想找借口推了,小马拎着空饭盒从外面跑进来,看见卤味眼睛一亮:“哟!老杨卤味!周师傅够大方啊!”
     周明宇笑了笑,又从帆布包里掏出瓶二锅头,瓶身是磨砂的,看着比普通瓶装讲究:“小马也来,人多热闹。我问了马驰,他说今晚得去医院陪他爸,来不了,不然也得喊上他。”
     小马已经凑到桌前,捏起个鸭翅往嘴里塞,含混不清地说:“周师傅客气啥!林哥、蔡师傅,去呗!家常菜馆的炖排骨好吃,我早想去了,就是舍不得花钱。”
     蔡师傅看了林阳一眼,眼神里带着“你咋看”的意思。林阳心里盘算着,要是硬推,反倒显得自己心虚;去了也好,正好看看周明宇到底想干啥。他拿起卤味盒掂了掂,笑了笑:“那咋好意思让你破费?”
     “应该的。”周明宇摆摆手,把二锅头往包里一塞,“我去锁仓库门,你们收拾下,咱这就走?”
     家常菜馆离公司不远,拐两个街角就到。傍晚的风带着点炒锅里的油烟香,蔡师傅走在最前头,劳保鞋踩在人行道的砖缝上“咔嗒”响,小马跟周明宇并排走,嘴里还嚼着鸭翅,问他“以前在汽配厂是不是也总请同事吃饭”,周明宇笑着答“那时候厂子效益好,隔三差五凑一顿”。林阳落在最后,看着周明宇的背影——他今天换了件藏青色夹克,帆布包斜挎在肩上,看着比前两天亲和,可林阳总觉得那亲和里藏着点刻意。
     馆子不大,就六张桌子,靠墙的架子上摆着几瓶酱油醋,墙上贴着手写的菜单,“炖排骨”三个字用红笔圈了圈。老板是个胖婶,看见蔡师傅就喊“老蔡来啦?今儿想吃啥?”蔡师傅指了指周明宇:“今儿这兄弟请客,让他点。”
     周明宇没客气,接过菜单就翻:“来个炖排骨,要带脆骨的;再炒个腰花,多放蒜苗;素的来个凉拌菠菜,再来个番茄鸡蛋汤……对了,老板,有冰封啤酒不?拿四瓶,再拿俩玻璃杯。”他抬头问蔡师傅,“您喝白酒还是啤酒?我带了二锅头。”
     “啤酒就行,晚上还得骑车。”蔡师傅拉过张塑料凳坐下,小马已经抢先坐到靠墙的位置,眼睛盯着邻桌的炖排骨咽口水。林阳挨着蔡师傅坐下,桌角有点晃,他垫了张纸巾才稳当。
     胖婶很快端来啤酒,玻璃瓶“咚”地放在桌上,泡沫漫出瓶口。周明宇先给蔡师傅倒了半杯,又给小马满上,最后给林阳倒时,林阳摆摆手:“我少喝点,晚上得回去整理单据。”
     “就喝一瓶,不耽误。”周明宇还是给倒了半杯,酒瓶碰着杯沿响,“林师傅这几天带我的辛苦,我得敬你。”
     菜很快上齐。炖排骨装在粗瓷盆里,酱色的汤泡着排骨,脆骨在灯光下泛着油光;炒腰花裹着酱汁,蒜苗绿得发亮;凉拌菠菜撒着白芝麻,看着清爽。小马早拿起筷子夹了块排骨,嚼得“咯吱”响:“周师傅,你太会点了!这排骨比我妈炖的还香!”
     周明宇笑了笑,举起杯子:“第一杯,谢谢三位这几天照应。我刚来,笨手笨脚的,以后有啥做得不对的,尽管说,别客气。”他先干了半杯,啤酒沫沾在嘴角,他没擦,反倒显得实在。
     蔡师傅抿了口酒,夹了片腰花:“你也别客气,仓库里没那么多规矩,好好干活就行。”他话里带着点敲打,林阳听出来了,低头喝了口啤酒,冰凉的液体滑过喉咙,心里却没松快。
     小马没听出弦外之音,只顾着跟周明宇聊汽配厂的事:“周师傅,你以前在汽配厂管调度,是不是比在仓库轻松?我听人说调度就是动动嘴,不用蹲货架。”
     “轻松啥?”周明宇夹了口菠菜,眉头皱了皱,“调度得盯着生产线,哪个零件该入库,哪个该出库,还得跟物流扯皮——有次发错货,我跟车跑了三天才追回来,累得腰都直不起来。”他看了林阳一眼,“还是仓库好,至少不用往外跑,就是……”他顿了顿,像是没好意思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就是啥?”蔡师傅追问了一句,筷子在盆里拨弄着排骨。
     周明宇喝了口啤酒,才慢慢说:“就是觉得……管理上能再改进改进。这几天我看林师傅核单,蹲在货架下翻半天,单据堆得跟小山似的;还有报关单,红笔绿笔标颜色,是清楚,可要是记错了颜色,不就麻烦了?”
     林阳心里一动,放下筷子:“那你有啥法子?”
     “我以前在汽配厂,厂里上了套仓储系统。”周明宇用筷子在桌上划了个框,“零件编号、生产日期、客户信息,全输进电脑,想查哪批货,输个编号就出来,不用蹲货架翻;报关单也能按地区分类存电子版,标颜色哪有标标签方便?”他指了指桌上的炖排骨,“就像这排骨,你记‘带脆骨的,不如记‘盆装、第三桌点的,定位准。”
     小马眨眨眼:“电脑系统?那得花钱吧?公司肯给仓库花钱?”
     “花不了多少。”周明宇笑了笑,“汽配厂那套系统,就是个简单的Excel表格改的,找个学计算机的学生就能弄,不用请专业团队。关键是有人牵头弄——老刘主管吧?我看他天天蹲办公室喝茶,哪管这些。”
     这话一出,桌上静了静。蔡师傅端着酒杯没喝,瞥了周明宇一眼;林阳心里“咯噔”一下——周明宇果然是冲着老刘来的。
     老刘管仓库快十年了,以前确实实干,这两年却越来越懒,核单靠手下人,开会只说“按老规矩来”,仓库里的旧货架晃得厉害,林阳跟他提过好几次换,他总说“没坏就用着”;上个月林阳说想把单据存电子版,他摆摆手“纸质的踏实,丢了能找着”,气得林阳私下跟马驰骂过“老顽固”。
     这些话仓库里的人私下都嘀咕,可没人敢明着说,周明宇刚来没几天就敢说,要么是傻,要么是有底气。
     蔡师傅咳了声,打破沉默:“老刘是老资格,老板信他。再说了,仓库这活儿,老规矩也没出过大错,改不改的,无所谓。”
     “咋无所谓?”周明宇往前凑了凑,声音压低些,“蔡师傅,您上个月是不是因为找一批旧轴承,蹲货架下翻了一下午?最后还是小马帮您找着的,您腰还疼了好几天。”
     蔡师傅愣了下——那事确实有,是上周二,他没跟周明宇说过,周明宇咋知道的?
     周明宇像是看穿了他的心思,笑了笑:“那天我路过货架,看见您扶着腰站着,小马蹲在底下翻箱子,猜的。您想啊,要是有系统,输个‘旧轴承+2022年产,直接显示在哪个货架第几层,用得着蹲一下午?”
     蔡师傅没说话,端起酒杯喝了口,眉头却没皱了。
     周明宇又看向林阳:“林师傅,您核追溯码,是不是总怕看错数字?那天那批发汉堡的货,您跟生产线核对了三回,就怕激光码模糊认错了——要是系统能把追溯码扫进电脑,跟报关单自动比对,错了直接标红,您用得着核对三回?”
     林阳喉结动了动。他确实怕,上次把“6203”当成“6303”发出去,赔了两千块,到现在都记着;核追溯码时总盯着数字看,眼睛酸得直流泪,有次还把“07”看成“09”,幸亏林阳多核对了一遍才没出错。要是真有系统自动比对,能省一半力气。
     “话是这么说,”林阳拿起筷子夹了块排骨,慢慢嚼着,“可老刘不点头,谁也没法弄。他总说‘以前没系统也过来了,听不进新法子。”
     “他听不进,是因为他不用干这些活儿。”周明宇放下酒杯,眼神亮了些,“他天天待在办公室,核单的是你,翻货架的是蔡师傅,跑腿的是小马——他坐着拿主管的工资,咱累死累活,凭啥?”
     小马“啪”地放下筷子:“就是!上次我跟老刘说叉车该保养了,他说‘还能开,结果前天蔡师傅开叉车,差点因为刹车不灵撞了货架!”
     “小声点。”蔡师傅瞪了小马一眼,可语气里没真生气。
     周明宇给小马续了杯酒,笑了笑:“我不是挑拨离间,是真觉得不值。咱们干最累的活,背最大的锅,凭啥好处都让他占了?”他看向林阳,眼神沉了些,“林师傅,您在仓库待了快十二年了吧?从跟小陈搭班,到现在一个人撑外贸库,论经验,论细心,哪点比老刘差?您就不想……往前挪挪?”
     林阳心里一跳,握着酒杯的手紧了紧。他不是没想过。去年老刘生病请了半个月假,老板让他临时管仓库,那半个月他把单据按系统逻辑归了类,还跟货代谈了新的提货时间,比平时省了两天;老板来仓库看了,拍着他的肩说“小林能干”,他当时心里确实热过——要是自己当主管,肯定把仓库改得亮堂,不用再蹲货架翻单据,不用看老刘的脸色。
     可那热乎劲很快就凉了。老刘回来后,看他的眼神都带了点冷,私下跟老板说“小林太年轻,镇不住人”,那事就没下文了。他后来也想通了,自己不是争强好胜的人,能安稳干活就行,当不当主管,无所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没那想法。”林阳摇摇头,喝了口啤酒,冰凉的液体压下心里的热,“当主管得管人事,我不会那些弯弯绕。”
     “不用您管人事。”周明宇往前凑了凑,声音压得更低,“您管业务,我管协调。我以前在汽配厂管过调度,跟人打交道熟;您懂外贸流程,知道咋核单、咋对接客户——咱俩联手,把仓库的管理提上去,让老板看见变化,还愁老刘不让位?”
     蔡师傅放下酒杯,看着周明宇:“你想让老刘让位?咋让?老板信老刘。”
     “信归信,老板更信效益。”周明宇笑了笑,“仓库效率提上去,报关出错率降下来,货代成本压下去——这些都是实打实的效益。老刘那套老办法,一年光是因为核单出错赔的运费就有好几千,老板嘴上不说,心里肯定有数。只要咱拿出成绩,不用咱说,老板也得琢磨琢磨。”
     他拿起二锅头,给蔡师傅倒了小半杯:“蔡师傅,您是老仓库了,说话有分量。要是咱真能把仓库改好

第178章 酒桌话[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