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35章 商人[1/2页]

大妖柳相 娄明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柳相入主天王山的第四个百年,荣昌城已非昔日边陲小镇。
     青石铺就的长街宽阔得能容纳四驾马车并行,两侧店铺鳞次栉比,雕梁画栋间,各色招牌高悬,争奇斗艳。南来北往的客商操着各地方言,从闽南的软糯到关外的粗犷,将这座城池的繁华喧嚣推至顶峰。
     马车辘辘,人流如织,叫卖声、说笑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汇成一片生生不息的凡尘市井图。
     正街口位置最好的一间铺面,占地三进,门楣上悬着“赵氏绸缎”的黑漆金字招牌。
     店面宽敞明亮,红木货架上,一匹匹锦绣如云霞般堆叠,烟雨色到塞北的泼墨青,无不流光溢彩,触手生温。
     店中伙计个个训练有素,笑容可掬,穿梭于客人之间,不时传来几声清脆的算盘珠响。
     铺子里间,掌柜赵邳正含笑拱手,送一位大腹便便的客商出门。这位赵家之主看上去约莫四旬,面容儒雅,续着三缕清须,眉宇间带着一股子挥之不去的书卷气,让人一见便心生好感。一身锦袍宝蓝暗纹,虽不张扬却材质上乘,袖口与领口皆以细银线勾勒祥云图案,举手投足间,温文尔雅,尽显世家风范。
     “陈掌柜慢走,这一批贡缎可还合意?下次再来荣昌,务必让在下做东,略尽地主之谊。城东新开的‘望江楼,那里的菜肴着实不错。”
     赵邳的话语温和,带着恰到好处的热情,让人听着十分熨帖。
     那陈掌柜是个圆脸笑弥勒,满面油光,此刻更是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赵老板客气,客气了!您这批货,那真是顶尖的!京里几位贵人都等着呢,这次回去定然能赚个盆满钵满。望江楼?哈哈,早就听闻了,只是这几日行程赶,下次,下次定要尝尝赵老板的待客之道!”
     一边说着,肥厚的手掌一边紧紧握着赵邳的手,摇晃了几下才依依不舍地松开。
     “能为陈掌柜效劳,赵某不胜荣幸。”
     赵邳依旧保持着谦逊的笑容,目送陈掌柜的马车远去,直到彻底消失在街角。
     目送客商远去后,赵邳脸上的笑意才淡去几分,嘴角微微向下撇了撇。用丝绸手帕将之前与陈掌柜所握之手擦了又擦。
     赵家之主转身踱回铺内,目光扫过一匹匹色泽鲜亮的贡绸,指尖轻轻拂过那细腻的质感。
     这价值千金的布匹,在他眼中却仿佛失去了所有光泽,不再是寻常商贾看到货物时的那种欣喜与贪婪,反而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疏离与落寞。
     夜深,赵府书房内依旧灯火通明。
     这里闻不到半点铜臭味,只有名贵香料与陈年书墨混合的雅致气味,沉郁而深远。
     墙上挂着前朝名家的山水泼墨画,笔意酣畅,意境高远。案上摆着价值连城的端砚,墨池中残墨犹在,墨香清淡。
     笔架上悬着一排狼毫,笔尖锋利,似乎还留有主人挥毫时的凛然。
     一切都布置得像个清贵文人的书斋,与白天那个精明市侩的布庄掌柜判若两人。
     赵邳褪去白日里那身商贾的锦袍,换上了一身宽松的素色长衫,衣袍宽大,衬得其身形愈发清瘦。赵家之主独自坐在灯下,对着一盏冷茶出神。清冷的茶水,正如其此刻的心境。
     二十多年前,他也是这般坐在灯下,苦读圣贤书。彼时,年少意气风发,以为凭着胸中丘壑,便能经天纬地,匡扶社稷。凭着天资,弱冠之年便中了举,一时间风光无两,乡里乡亲无不以他为荣,那些曾对他不屑一顾的同龄人,也争相奉承。
     可官场并非只有才学,更讲究盘根错节的人情世故。
     那些官场老油子,面上说着奉承话,背地里却阳奉阴违,彼此间盘根错节的利益链,将他这个“愣头青”排除在外。赵邳这般没有根基的读书人,又不懂得俯身结交、委曲求全的道理,终究是在一场无声的倾轧中被罢黜还乡,那身心心念念的官袍,也就穿了不到两年,便被一道谕令硬生生扒了下来。
     回乡之后,穷困潦倒,生计无着。昔日那些追捧奉承的嘴脸,转眼间便变得冷漠疏离。昔日同窗,大多视若无睹。他那颗高傲的心,一度被踩在泥里。最终,是那个他一向瞧不起的将门出身的伯母,赵家老太君,用变卖嫁妆的银子,让他放下了读书人的清高,从一行一担的布匹生意做起。
     谁能想到,他在官场上处处碰壁,在商场上却如鱼得水。
     赵邳发现,那些看似复杂的人情世故,在银钱面前,都变得异常简单。
     二十年光阴转瞬即逝,赵家已是荣昌城首富,富甲一方。
     “呵。”
     赵邳发出一声轻不可闻的自嘲,带着几分荒诞与讽刺。端起茶杯,杯中映出的,是一张温文尔雅,却又无比陌生的脸。那张脸上挂着一个模糊不清的笑容,仿佛在嘲笑他,嘲笑那个曾经的清高书生,如今却成了满身铜臭的奸商。这面容与心中的自我,何其割裂?
     思绪被叩门声打断。
     “老爷,县尊大人到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门外,管家周老头的声音带着几分恭敬。
     赵邳神色一怔,唇边的自嘲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丝不易察觉的精明。站起身亲自去迎。
     不多时,一个五短身材、留着两撇鼠须的男子被请了进来。
     此人穿着一套簇新的青色官袍,挺着略显肥胖的肚子,正是荣昌县令。
     县令脸上堆着笑,小眼睛里精光闪烁,透着一股子市侩气。
     “明府深夜到访,真是令寒舍蓬踄生辉。”
     赵邳躬身拱手,语气诚恳,恰到好处的恭维,既显亲近,又不失分寸。
     “子谦兄莫要取笑我了。”
     县令摆摆手,声音粗哑,带着几分官腔,又几分市井气。其自顾自坐下,接过下人奉上的茶,挥退了旁人。
     待房间内只剩下他们二人,县令才压低声音,问道:“城南那块地,你当真要?”县
     抿了一口

第435章 商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