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不到一周,轧钢厂的生产就开始慢慢恢复了正轨。
李主任不再插手车间的生产,宋晓峰和聂副厂长合力抓生产,确保能够完成年度的计划任务。
虽然车间里也有一些“积极分子”,但好在不影响大局,对产量影响也不大。
入冬没几天,傻柱大早上就在后厨见到了不愿意见到的人。
“今天中午的饭食,要做忆苦饭。还得跟上次一样,知道吗?”于海棠嚣张跋扈,对着食堂的人指使道。
傻柱听到这话,直接把脸别了过去,直接把手里的勺子都给扔了。
“傻柱,你这什么意思。”于海棠皱着眉,气愤的看着他。
“我没什么意思啊,你不是让换忆苦饭吗?我这不是把活给停了吗!”傻柱屁股都没抬,直接顶了回去。
傻柱瞥了于海棠一眼,不紧不慢地重新捡起大勺,嘴角却勾起一丝冷笑。
“你可要想好了,这可是主任安排的,你要和主任对着干嘛!”于海棠搬出了李主任,想压傻柱一头。
“行啊,做忆苦饭,没问题。”他站起身,对着马华和胖子一挥手,“听见于同志指示了?去,仓库里那些麸皮、米糠、野菜干,都搬出来。”
于海棠闻言,脸上刚露出一丝得色,却见傻柱话锋一转:“不过,这忆苦也得讲究个忆苦思甜不是?光吃猪食哪能体会新社会的甜?马华,去,把我备着那点细玉米面、黄豆面拿来,再切点姜末葱花,烧一锅热水。”
于海棠一愣:“傻柱!你干什么?忆苦饭就是忆苦饭,谁让你加东西的!”
傻柱手里忙活起来,头也不抬:“于同志,这你就不懂了。旧社会穷苦人吃不上纯麸皮,那也得掺点杂合面才能下咽,咱这还原历史,得讲究个真实!麸皮野菜是苦,掺上点杂粮,蒸成窝头,才能让人咽下去好好‘忆苦,要是都像上回那样吃一口吐一口,哪还有心思忆苦?光记得反胃了,这不是背离了李主任和您让大家受教育的目的嘛!”
说话间,傻柱已经动作利落地将麸皮、米糠、捣碎的野菜干与玉米面、豆面混合,加入盐和姜末,用热水搅拌成团。他手艺精湛,即使材料粗劣,面团在他手下也显得均匀了不少。
“胖子,火旺点!马华,笼屉布打湿!”傻柱指挥着,将一个个窝头捏得大小匀称,飞快地码入笼屉,“这火候也有讲究,火大了蒸死,火小了夹生,都得让人想起旧社会的苦不是?”
于海棠被傻柱一套歪理说得一愣一愣,想反驳又找不到合适的词,眼睁睁看着窝头上锅蒸了起来。
中午开饭,工人们惴惴不安地来到食堂,却发现今天的“忆苦饭”不再是那碗黑乎乎剌嗓子的糊糊,而是一个个黄绿相间、冒着热气的窝头。虽然依旧粗糙,但闻着竟有点粮食和姜丝的香气。
不少人试探着咬了一口,虽然依旧拉嗓子,味道也苦,但至少能咽下去了,肚子里也有了点踏实货。
“嘿,今儿这忆苦饭……好像还行?”
“是啊,傻柱
第333章 会折腾的于海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