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约18分钟的身体重塑,慕北终于完成了从类椭圆柱体到球体的转变。
现在,呈现在专属房间中的,是一个令人震撼到SAN值狂掉的庞然大物:
主体是一个半径约39.3米的巨大球体,整个球体的直径为79.6米,占据了相当的高度。
为此,慕北不得不又花了一笔乐园币,将专属房间的天花板高度从50m抬高至100m。
另外,在巨球主体的两侧,各有一个巨大的骨质辅助轮。
这两个辅助轮的半径与主球体相等,同样为39.3米,但厚度相对较薄,约为12米左右。而对于它们的设计,慕北有着双重考量:
首先,虽然慕北的骨骼强度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但仍远未达到物理学中绝对刚体的理想状态。
如果没有辅助轮的保护,球体表面与地面接触的点会因为承受过于集中的压力而迅速磨损。
其次,这两个辅助轮能够有效控制行进方向。
一个完全自由,没有任何限制的球体可以向任意方向滚动,但有了辅助轮的限制后,慕北就能较为精确地掌握自己的移动路径。
同样是由于这两个辅助轮的存在,球体在滚动时只有底部的一小部分区域会与地面产生接触。
因此,出于实用的考虑,慕北并未按最开始的设计方案那样,将整个球体表面都打造得光滑如镜。
整个球体上只有位于竖直横截面的那条在移动过程中,会与地面频繁摩擦的环带区域,才呈现出光滑如镜的白色表面。
至于球体表面的其余绝大部分区域,则密密麻麻地布满了大小不一的眼睛。这些眼睛有的如拳头般大小,有的只有硬币大小,不规则地分布在球体表面。
有些眼睛缓慢地转动着,追踪着房间内的各种细节;有些眼睛则急速地眨动,仿佛在处理着大量的视觉信息;还有一些眼睛则保持着诡异的静止,死死地盯着某个固定的方向;如此景象,看起来着实令人不寒而栗。
“轰隆隆——轰隆隆——”
伴随着低沉而持续的轰鸣声,慕北开始在专属房间内缓慢滚动起来。每一次移动都会产生巨大的震动,仿佛有一台超重型压路机正在房间内作业。
最初的滚动速度比较慢,还显得有些笨拙。因为慕北需要重新学习如何协调两侧的辅助轮,控制滚动的速度和方向。
更具挑战性的是适应那种不断旋转的视角——
数万只眼睛随着球体的滚动而不停地改变观察角度,超巨量的视觉信息涌入思维器官,竟然让慕北一开始感到了一丝微不足道的眩晕感。
不过,凭借着强大的适应能力,以及「生物计算机」,慕北很快就掌握了新形态下的移动诀窍。
仅仅数秒过后,慕北便可以做到通过细微调整两侧辅助轮的转速来精确控制行进方向,而那些密布在球体表面的眼睛也逐渐分工合作——
一部分负责观察前方路况,一部分监控周围环境,还有一部分则专门用来校正平衡。
经过大约半分钟的练习,慕北已经能够相对熟练地控制这个庞大球体的移动。虽然移动速度不算快,但还算稳定可控。
此刻,移动问题已经基本得到解决。
于是,慕北便激活烙印的转送功能,离开了专属房间。
下一瞬,Ta被传送到了一间为那些体型过于巨大的契约者而专门设计,内部空间极其巨大的【技能升级仓】内。
付
第464章 新形态 & 容错率[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