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重庆府衙不远处,坐落着一座规模不小的院落,约有三四十间房屋。这座大院的前主人曾是重庆城内的一位土豪劣绅,其女婿为朝廷吏部郎中。
     这家人便仗着女婿的权势,在城中横行霸道、巧取豪夺。
     西军入城后,其家中丫鬟奴仆多达十几人,联名上书于西军政府,指控其欺行霸市、草菅人命。
     经调查属实后,西军政府将其本人及管家等五六名帮凶处以绞刑,家财除赔付苦主外,余下全部充公。
     如今,这座大院被改造成西军政府的集体宿舍,前院留出七八间房作为西军专用驿馆。郭实腊等人便被安置在此。
     每隔两日,麻医生便带着那名叫云峰的少年前来为郭实腊针灸,并为其开具中药一起煎服,治疗病情。
     这段时间,萧云骧办了几件事。
     将原来的义学和西军原有的识字班统一起来,创建西军学堂。
     校舍就安排被西军抄没的原重庆城里的富豪人家。
     学校分为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历史。
     教材就用彭雪梅帮萧云骧按脑中的记忆,写出来的后世的教材。
     是的,经过这些时日的努力,萧云骧和彭雪梅终于将教材鼓捣出来了。
     当然,这些教材都是萧云骧提供的阉割版。
     不光删除不合时宜的内容,还把哪些可能暴露还没发展出来的技术,例如:内燃机,飞机,以及各种未面世的物理、化学原理等统统删掉。
     相比后世那些全面且系统的教材,这只能算一个速成班,培养西军亟需的新型人才。
     数学,物理、化学聘请跟随郭实腊前来的让皮埃尔·奥古斯特·杜邦和雅各布斯·亨德里克·范德梅耶担任。
     萧云骧略作考核,又与郭实腊一番商议。
     郭实腊说服二人担任西军学堂的教师,并愉快的领取了四百两白银的推荐费。
     语文与历史课程,则由重庆城内两位不擅长科举考试却学识渊博的学究担任。
     他们承诺严格按照教材内容授课,并欣然接受了每年一百两白银的薪资。
     学堂由曾水源兼任校长,主要负责后勤保障。
     首批招收五十名学员,年龄限定在二十五岁以下,并需具备一定的文字基础。
     学员不仅学费全免,西军政府还提供免费食宿。
     第二件是成立西军医学院。麻文权出任校长,整合重庆府原有的善堂与西军内部的医生资源。
     医学院以中国传统医学为基础,结合西医经验编撰教材,实行医教合一模式。
     学生名额同样定为五十人,学费全免并提供食宿。
     具体招生事宜由麻文权全权负责。
     第三件是设立西军军工局,赖文光暂时代理局长一职。
     阿尔弗雷德负责指导西军工匠,批量生产燧发枪及刺刀。这些技术此时在西方已经非常成熟了。
     并实验萧云骧提出的“酸性底吹转炉炼钢法”。
     尽管这些技术在中国并非全新概念——转炉炼钢法已有少数工匠掌握,燧发枪也曾出现在明末毕懋康的设计中——但萧

第75章 筑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