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1855年6月17日,长沙东城外。
     夏日骄阳似火,西军的红色军旗,在热风里猎猎作响,那抹鲜艳的红,在空中翻腾飘舞,如灼烧苍天的火炬。
     城墙上,湘军守城士兵汗流浃背,汗珠滚落,浸湿衣衫。
     护城河水在高温下不断蒸发,水位下降,浑浊的河水散发着恶臭,水面漂浮着杂物,偶尔可见翻着肚皮的死鱼。
     西军大帐,四周已掀开通风,成了只有顶棚的军帐。微风拂过,帐内地图微微抖动。
     左宗棠、刘昌林、叶芸来及几个参谋,正围着地图热烈讨论。他们神情专注,手指不时在地图上比划着什么。
     萧云骧和李元度则坐在大帐旁的马扎上,一边眺望长沙城,一边惬意聊天。
     此时李元度已换上西军军服,剪掉了头上的辫子。
     这段时间,他总有种时空错乱之感。
     半个月前,他还在长沙城内,与曾国藩绞尽脑汁,琢磨如何击败西军,战胜被清廷称作“贼酋”的萧云骧;
     如今,却与萧云骧相对而坐,谈笑风生。
     自被俘后,李元度便暗自观察西军。
     在西军战地医院里,他看到病人按伤势轻重,分区救护。
     重伤员安置在最里面,有专人重点监护;轻伤员在外面区域,可相互交流鼓励。
     病房墙上挂着“坚持就是胜利”、“相信我们一定能康复”等标语,给伤兵带来温暖与希望。
     医生和女性护士穿梭其间,手术器械、缝合线、纱布等物品都有规定的放置场所。
     每个人各司其职,一切有条不紊又紧密合作。
     故而西军士兵只要不是致命伤,大多能被救治。
     而湘军的医疗,仍以传统中医为主,很少开刀。
     伤兵被安置在民宅或寺庙内,交地方郎中救治,无专业护理。
     所以,湘军死亡士兵中,阵亡仅一成,九成死于伤口感染、疾病或瘟疫,即比例为1:9;
     而西军这一比例是1:0.06。
     西军设有专门的军法官统计,若战地医院连续两个月,超过此比例,会有专家和官员审核,并追究负责人的责任。
     伤势好转后,李元度进入俘虏营,经历了西军对俘虏教育的整套流程。
     且不说西军的理念让他如何触动,就西军摒弃繁文缛节,制度规范、各司其职、简洁高效的行为,都令他大开眼界。
     此时他才明白,武器的差距,或许是西军和湘军差距最小的地方。
     怪不得西军战斗力这般强悍,常能以少击多。
     他深信,若坚持这套制度,西军必定能统一华夏。
     所以,左宗棠找到他时,他毫不犹豫地答应加入西军。
     他又看向身边的萧云骧,这位威名赫赫的“贼王”,果然如传闻般年轻、俊朗且亲和。
     萧云骧和他聊天时,态度放松自然,他说到精彩处,萧云骧会毫不吝啬地给予鼓励,甚至哈哈大笑,如同老友般毫无拘束。
     这种亲和,并非满清重臣、王爷、皇上那种表面礼贤下士,骨子里却是上位者的心态。
     他能真切感受到,萧云骧真心将每个人视为人格尊严上,与自己平等之人。
     他虽不明白,出身烧炭挖矿人家的萧云骧,为何没有很多底层人,骤然居高位后表现出的倨傲、嚣张与敏感。
     但这种相处模式,让他既新鲜又舒适,所以这几日,他和萧云骧交流颇多,甚至超过了同为湖南人的左宗棠。
     萧云骧这种

第312章 猜度[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