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郭实腊,本名玛丽·万斯塔尔(Mary Wanstall),今年三十四岁,是卡尔·费迪南德·奥古斯特·郭实腊的第三任妻子。
她出身于带嘤肯特郡一个商人家庭,父亲是东印度公司的贸易代理人,与带嘤海军部交往密切。
1849年,玛丽与郭实腊结婚,随后定居香港。
她接手了丈夫创办的教会教育网络,展现出非凡的管理才能。
她担任伦敦传教会东亚妇女教育促进会秘书,负责协调华夏、东南亚的教会学校,直接向带嘤总部汇报。
同时,她还是带嘤皇家亚洲学会名誉会员,曾因推动中西教育交流获而获得教会嘉奖。
1853年6月,郭实腊从华夏腹地带回一群孩子,并把和萧云骧交易的事告诉了玛丽。
之后,夫妇俩带着孩子们,历经数月颠簸回到伦敦。
他们以“带嘤帝国远东航海技术培训计划”为名,宣称要培养华夏沿海灯塔维护员及海图测绘员。
还请伦敦教会做担保,顺利把孩子送进普利茅斯机械学院,和朴次茅斯海军学校预科班。
当时正值克里米亚战争爆发,带嘤海军技术人员短缺,院校扩招外籍学员,孩子们入学,倒没遇到太大阻碍。
然而,郭实腊身体一直没调养好,孩子们开学不久,便一病不起。
玛丽日夜守在丈夫身旁悉心照料,但郭实腊还是在病榻上缠绵数月,于1854年6月离世。
玛丽悲痛万分,料理完丈夫后事后,留在伦敦教会工作,顺便照顾那群华夏孩子。
时光飞逝,到了今年6月,郭实腊从西王府带来的费用,支付完孩子们的学费和生活费后,便所剩无几。
这群孩子来伦敦留学,本是郭实腊个人与西王府交易的结果。
教会能帮忙让孩子们入学,已仁至义尽,再让教会出钱就为难了。
玛丽只能动用郭实腊留下的遗产继续支付费用。但孩子多,花费高,长此以往,总不是办法。
玛丽正犹豫,是否去趟远东,要求西王府兑现承诺。
这一天,在伦敦教会总部——那座位于圣保罗大教堂南侧、卢德门山(Ludgate Hill)4号的三层乔治亚风格红砖楼里。
正在上班的玛丽收到门卫汇报,说外面有从远东华夏来的客人。
困境中的玛丽心中一喜,赶忙出门查看。
只见大门外,两个戴礼帽的男子静静等候。
前面的年轻人看到她出来,立刻走上前,脱帽弯腰行礼,用流利英语问道:
“女士,您是卡尔·费迪南德·奥古斯特·郭实腊的妻子玛丽·郭实腊吗?”
玛丽看着高大英俊、金发碧眼的年轻人,好奇地回道:“我就是,你是哪位?”
年轻人笑着招呼后面的人:“顾,我们找到正主了。”
接着向玛丽介绍自己:“郭实腊夫人,我叫克里斯蒂安·彼得森·拉斯穆森,是华夏西王府特派武官,职衔中校。”
“我们此次前来,是为了履行与郭实腊牧师生前的约定。”
这时,后面的年轻人也走上前。
玛丽看清,这是个二十四五岁的华夏人,中等身材,举止从容。
他脱帽向玛丽鞠躬,用不太熟练的英语说道:“西王府特派使者顾闻舟,见过夫人。”
玛丽起初见克里斯时,还有些怀疑,但看到顾闻舟的模样和口音,已确定真是西王府派人来了。
即便她从事教会工作多年,此时也颇为激动,连声说道:“太好了,我正犹豫是否要去远东找
第339章 朋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