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萧云骧与赵烈文步入府衙书房。
此时,左靖西脚步匆匆,顶着浓重黑眼圈,神色疲惫地快步走进来。
他把昨晚带走的书,一本本整齐码放在桌上。
萧云骧顺手拿起一本《西军练兵要诀》,饶有兴致地翻看。
这本书详细阐述了西军练兵方法,涵盖体能、技能、战术、阵型等多方面训练。
同时,它还考虑不同对手的装备、战术、士气等因素,要求采取针对性训练和打法。
简而言之,这是一本教导西军军官,如何训练士卒的实用书籍。
萧云骧发现,书中有左靖西密密麻麻的批注。
接着,他翻开《军魂要义》。
此书以古今中外治军思想为基础,详细说明西军为平等、自由和共和而战的核心内涵,着重培养西军的忠诚、勇敢和奉献精神。
《平等溯源》从历史和文化角度,追溯平等思想根源。它对比古今社会,论证当前推行人人平等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实际上,这是本萧云骧披着时代外衣,夹杂着大量个人理念的作品。
《辩证唯物初析》则是萧云骧将后世辩证唯物思想,进行适合这个时代的改编。
这几本书,都被左靖西仔细批注过,其中军事和哲学书批注最多,《平等溯源》批注相对较少。
萧云骧看着批注,大为叹服:“左先生,您一晚上就批注完,太厉害了。我可是花了大半个月才写成的呢。”
左靖西回应:“我昨晚睡了一个时辰。”
说罢,他像看怪物一样看着萧云骧。
“这些书,随便一本都能名留青史。普通人一辈子写出一本,都要感叹三生有幸。”
“你却在大半个月里,抽空写出四本。你还说我厉害,那你算什么,生而知之的圣人吗?”
萧云骧闻言,脸一下子红了起来。
这些书是他凭借超强记忆整理而成的,他顶多算个人肉印刷和整理机器,况且还有赵烈文协助。
离开脑中记忆,他就是个草包。左靖西如此评价,他怎能不脸红?
于是,他连连摆手,岔开话题:“先生,不说这些了,您说这些书能用吗?”
左靖西感慨:“当然能用。特别是两本练兵书,一本练体,一本练心,相得益彰。”
“我建议开展全军大练兵行动,除有作战任务的李开芳和林启荣两部,其他部队都参加。”
说到这,他神情激动,“只要将这两本书的内容在西军贯彻下去,我们就不惧任何对手。”
萧云骧拍掌叫好:“好,趁着大练兵,让各级参谋收集将士们的意见,改进、完善书中内容,定稿后作为全军训练标准。”
想了想,他又问:“前番我给您发的信,关于成立专门的社务、内政学校,您收到了吗,怎么看?”
左靖西回道:“收到了,这自然是好事,我不反对。”
萧云骧接着说:“我打算将渝州军校迁到江城,分成基层士官军官学校,和高级指挥学校,定期送对应军官去学习。”
“等军校规模扩大,能承接全军军官学习后,军官升迁必须通过军校学习和考核。”
左靖西点头认可:“我赞成,这很有必要。”
萧云骧看着左靖西,眼神带一丝幸灾乐祸:“先生,那么请您也尽快写书吧。部队将帅级军官都要写,等总参谋部审核通过后,当作军校教材。”
“而且我们这些领导,和优秀的各级军官,还有抽空去
第357章 翻旧账[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