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时值深秋,霜色初凝,寒风掠过屋檐,卷起缕缕尘灰。
     巡检司指挥厅内,一张作战地图铺展在长桌之上。欧阳与申屠两位年轻的参谋站在桌前,神情专注。
     他们刚被李绣成当面表扬,心中激动,脸上仍挂着未褪的喜色。
     欧阳指着地图,语气中带着兴奋:
     “军长,第九师直扑裕州,切断南阳府东面的援军。那近卫第七师,是否该从吕堰驿出发,沿白河向北攻击新野,直取南阳?”
     李绣成闻言,沉吟片刻,摇了摇头,缓缓说道:
     “先破当前新甸铺镇的敌军,就转向东南,经唐河与白河交汇处的双沟镇,沿唐河而上,直抵唐县。”
     他语气沉静,手指在地图上划出一条曲折路线。
     “从唐县再转向西,抵达沙堰镇。最后由沙堰镇北上,直扑南阳城下。”
     此言一出,众人皆露出疑惑之色。
     这条路线呈不规则“V”字形,绕远而行,不如从吕堰驿北上新野,来得干脆利落。
     欧阳与申屠思索良久,仍不明其意。李绣成并不着急解释,只静静等待。
     而一旁的陈坤书已看出了端倪,见二人仍在苦思,便忍不住开口教训:
     “你们这些年轻人,没事多出去走走。书上说的‘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那是酸秀才的幻想。”
     “打仗,靠的不是地图上画条线,而是大量的实地勘察。”
     陈坤书外号“陈斜眼”,脾气刚烈,素来嗓门大、性子急。
     欧阳与申屠虽年纪轻、军衔低,却是军部直属参谋。且西军的规矩是战前讨论,人人可畅所欲言。
     他们又刚从军校毕业,年轻气盛,于是互相对视一眼后,欧阳拱手请教:
     “请陈师长指点。”
     陈坤书接过竹条,将申屠轻轻推开,走到地图前,指着白河中段:
     “表面看白河直通南阳,似乎更近。但别忘了,如今已近冬季,白河进入枯水期。”
     “尤其在新野段,河床多沙洲,河道淤塞,大型运输船难以通行。若强行使用,必须频繁卸货转运,反而浪费时间。”
     “而唐河水量丰沛,河道更深,火炮辎重运输方便。所以我们先沿唐河而上,抵达唐县。”
     “大型船只不仅可到唐县,还能继续沿唐河北上,可达裕州南面的赊旗店。再换小船沿潘河上溯,可至裕州城西。”
     “所以一旦汪海洋攻下裕州,就地固守,便可后勤无忧。军长安排骑兵旅将裕州作为后勤基地,正是出于此番考量。”
     欧阳与申屠听得连连点头,脸上泛起羞赧。
     他们平日多在军部处理文书,很少外出查看地形,对侦察人员送来的情报,也未给予足够重视,忽略了水文变化的影响。
     但年轻人心中有话,自然掩藏不住。申屠眼珠一转,又提出疑问:
     “那我们到了唐县之后,为何不直接走西北进攻南阳,反而要绕道沙堰镇?这不是舍近求远吗?”
     陈坤书指着地图上南阳与唐县之间的区域,声调陡然提高:
     “刚才才讲完水文,现在又忘了地理?”
     他手指地图,语气有些不耐:
     “从唐县到南阳,直线虽仅二百里,但中间隔着汉王台丘陵带,道路坡度普遍在十五到二十五度之间。重炮通行困难,耗时耗力。”
     “而唐县至沙堰镇是宛襄古道的核心地段,路面宽阔平坦,历来是大军通行

第373章 运转[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