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65章 我还要状告刑部尚书李瑜[1/2页]

此去直上青云路 卿岁岁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景阳钟的钟声浩浩荡荡地传遍京城内外。
     此钟非祭祀大典、皇帝登基或重大军情不发。
     只要一旦响起,便意味着天子有急旨召集群臣。
     京城各衙门的官员闻声无不色变,纷纷整肃衣冠,哪怕是沐休的也纷纷更衣入宫去。
     乘轿的乘轿,骑马的骑马,如潮水般向皇宫内涌去。
     在崔家的那些知道原由的,还不忘时不时看一眼面不改色的李瑜。
     同时都在心中暗叹,不愧是能年纪轻轻位列二品尚书的人。
     真是稳得住啊!
     百姓们则纷纷驻足街头,交头接耳讨论发生了什么大事。
     不过马上就有嘴快的好心人,走街串巷告诉众人到底出了什么事儿了。
     紫宸殿。
     这里临时设为了公堂,皇帝赵翊端坐在高位。
     堂下。
     三法司的首脑刑部尚书李瑜、都察院左都御史元仪、大理寺卿柳原吉身着绯色官袍。
     面色沉肃,端坐于主审案之后。
     他们身后则是捧着律法典籍、记录供词的属官胥吏。
     四位御史分立殿角,文武百官按序排列在大殿两侧,诸臣共同监督这场殿审是否公正。
     这时候李瑜站起来拱手道:“陛下,这原告告的是臣的妻弟,臣请以季言代替臣的位置,臣去被告的位置上替了妻弟。”
     季言先下意识觉得不合适,可想着李部堂好像确实应该回避,便也就不说话等陛下安排。
     赵翊想了想,爽快地点头道:“准。”
     于是李瑜从自己的位置走了出来,站到了被告应该站的位置。
     季言也立刻补上李瑜的位置,声音洪亮地道。
     “传原告!”
     他话音一落,殿外每隔一丈的小黄门就会跟着喊一声。
     不多时。
     内穿着七品鸂鶒补服、外面却罩麻衣的唐世隆便进入了大殿。
     他今年约莫是四十上下年纪,面色憔悴双眼通红,手中高举状纸一进殿就扑通跪地。
     “臣滁州来安知县唐世隆,叩见吾皇。”
     唐世隆的额头重重磕在金砖上,发出了沉闷的响声。
     赵翊不吭声。
     季言便开口问道:“唐世隆你敲登闻鼓惊动九重,你熟读我大雍律法,可知官员不可敲击登闻鼓?”
     官员若是有冤屈的话,可向按察使司或都察院审理,登闻鼓给百姓诉冤的渠道不是给官员的。
     唐世隆悲哀道:“下官内穿官服,外罩麻衣,既是陛下的臣子,也是冤屈之人的父母官儿。”
     “下官不是为自己受冤而来,而是为了受冤的百姓而来。”
     “求陛下,为来安县的百姓做主啊。”
     说罢他便伏在地上,额头也重重磕在了大殿之上。
     赵翊没有表态。
     言官们先表示这个理由说得过去,皇帝作为天下之主不能不管此事。
     季言看向赵翊,赵翊点了点头表示可以继续。
     他这才满脸威严地看向唐世隆:“百姓有何冤屈,速速道来。”
     虽然状纸上写的明明白白,但是还是需要他再说一遍才行。
     唐世隆抬起头,泪流

第265章 我还要状告刑部尚书李瑜[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