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洒在“新生林”刚栽下的银杏树苗上,露珠未散,微风拂过,嫩叶轻颤,仿佛整个废墟都在悄然苏醒。
苏悦独自站在工地边缘,望着满目疮痍的总部旧址——钢筋裸露如断裂的肋骨,墙体龟裂如同大地的伤疤,瓦砾堆叠成山,昨夜还只是焦土的地方,此刻已有工人挥汗如雨地清理残骸。
她站在风里,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
风吹起她的发丝,掠过眉梢,带着一丝初春的凉意。
她从包里取出一份手绘图纸,纸张边缘已有些卷曲,墨迹未干,是她昨夜伏案至凌晨一笔一划绘出的“临时生活区规划图”。
食堂、诊疗站、儿童活动角、轮值休息舱……每一处功能区都标注得清清楚楚,连通风口和排水沟都考虑周全。
“不先建大楼,先建饭桌。”她将图纸递给走来的苏浩,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人吃饱了,心才不会冷。”
苏浩接过图纸,指尖一顿。
他看着那密密麻麻的细节,忽然笑了:“你还是小时候那样——看着软乎,做事却比谁都狠。”
“不是狠。”苏悦摇头,目光扫过远处正在搬运水泥的伤员,“是知道什么叫‘人心。”
她没再多说,转身走向地下层。
那里有一间结构完好的储藏室,在爆炸中奇迹般保存下来。
门一推开,灰尘扑面而来,但她毫不在意,挽起袖子亲自带队清理。
铁锹翻动碎石,拖把擦净地面,通风口重新打通,电线接通临时电源。
不到三个小时,这间尘封已久的地下室,已初具厨房模样。
消息传得很快。
苏悦动用自己的私人账户,紧急调用苏家名下农场的新鲜食材——土鸡、菌菇、大米、蔬菜,一车车运抵现场。
陆寒不知何时出现,肩扛一台便携式电磁炉,沉默地放在操作台旁。
他又从旧仓库翻出几十套军用保温餐盒,整齐码放,每一个都擦拭得锃亮。
“你什么时候准备的这些?”苏悦抬眼看他。
“你画图的时候。”他淡淡道,目光落在她微红的手指上,“我知道你会需要。”
她心头一暖,没再说什么,只是低头搅动锅里的粥。
菌菇的香气渐渐弥漫开来,混合着鸡肉的鲜香,在废墟中袅袅升腾。
第一锅热腾腾的菌菇鸡肉粥出锅时,天光正好穿透云层,洒进这间临时厨房。
苏悦亲自盛了第一碗,走到排在最前面的李岩面前。
他坐在轮椅上,右腿空荡荡的裤管被细心地折起,脸上却带着笑。
见苏悦走近,他想站起来,却被她轻轻按住肩膀。
“别动。”她蹲下身,将碗递到他手中,笑意温柔,“你们饿着肚子打仗,我睡得着吗?”
李岩怔住,眼眶瞬间泛红。
他低头看着那碗冒着热气的粥,蒸汽模糊了视线。
良久,才低声说:“统帅……还给我们做饭?”
“我不是统帅。”苏悦站起身,声音不大,却清晰传入每一个人耳中,“我是和你们一起想活下去的人。”
人群静了一瞬,随即响起低低的啜泣声。
就在这时,伤员家属们陆续赶来。
有人抱着棉被,有人提着药品,还有位中年妇女牵着七八岁的孩子,怯生生递上一摞洗净的餐具:“我儿子说……想为英雄们做点事。”
苏悦蹲下身,摸了摸孩子的头,轻声问:“你叫什么名字?”
“小宇。”男孩挺起胸膛,“我要像李叔叔一样勇敢!”
笑声在人群中漾开,连空气都变得柔软起来。
周敏趁机上线“蜂巢系统”的“生活互助模块”,大屏投影亮起,物资申领、志愿服务、技能匹配一键对接。
短短十分钟,三十七人报名参与后勤轮值,十二名医生主动登记入驻诊疗站。
陈锐拄着拐杖赶来时,正看见自己的名字出现在首期服务榜榜首。
“谁把我列上去的?”他皱眉,语气不善。
苏悦走来,递给他一个记事本:“你申请当监督员,我批准了。名字不上榜,别人怎么信你?”
陈锐一愣,低头看着那本子上密密麻麻的支出记录,忽然鼻子一酸。
他曾是前线最猛的突击队长,如今腿废了,连站都站不稳。
可今天,他第一次觉得,自己还能被需要。
“我……可以每天来。”他嗓音沙哑,“手没废。”
“我知道。”苏悦微笑,“所以才交给你。”
太阳西斜,炊烟未断。
临时食堂灯火通明,笑声与饭香交织。
孩子们在活动角画画,伤员围坐取暖,老人们低声讲述着过去的战役。
这一切,像极了战前那个被遗忘的日常。
苏悦站在窗边,望着这一幕,指尖轻轻摩挲着保温杯边缘。
陆寒走来,将一件外套披在她肩上:“累了就回去休息。”
&
第258章 废墟上的第一缕炊烟[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