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45章 陇上行(一个老头)[1/2页]

1973,国家因他而改变 河西的风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永航吃了一个水煮土豆就不想吃第二个,觉得这玩意除了炒菜外,就是土豆做的粉条不错。
     “小子,定西人可以天天吃土豆,你也吃了土豆,感觉如何。”
     “还行吧,绵绵软软的,味道挺好”永航随口说着。
     “烤土豆,煮土豆,蒸土豆,往往就是他们的一日三餐,过个年还有煎土豆,这样的日子你能受得了?”
     走在前面的澹台静明回过头看看永航。
     永航摇摇头,天天吃土豆,他会疯掉的。
     “你三师父说是姚老头发明了什么姚鸡,需要炸土豆条,我看这儿的土豆味道甘甜可口,个还大,我看就不错。”
     啥意思,这是帮着定西人推销土豆的话语。
     “师父,这量也太少了,土地这么贫瘠,能有多少产量,不要搞两下货没了,那还不断顿。”
     “谁给你说量少了,定西这么大,除了会宁县实在是差了点,其它几个县的地方种植土豆产量还是相当不错的,就你们的想法,刚开始不是要在香港发展吗,香港可没有土豆。”
     永航确定了,澹台师父就是人家的土豆推销员。
     “师父,就按你说的,这儿也运不出去啊,离港口那么的远。”
     “你不会先运到塘沽,从天津港走啊。”
     “那还不把土豆卖成肉价钱。亏死了。”
     永航不服。
     “我又不是商人,赚那么多钱干嘛,只要不亏,你们可以补贴一下的吗,我还不知道那个老道,吃亏的买卖他会干。回去就和他说。”
     “师父,你干嘛不和三师父说。”
     “我才懒得和他说这些,你就说是我说的,现在搞得商人不是商人,道士不是道士的,成“道爷”了,天天出去转。看把他能的”
     永航咋就听着不对味呢。
     “师父,三师父他......?”
     澹台静明脚步放缓,与永航同步,未打开的雨伞拐杖换手到左手,右手扶住永航肩膀。
     “我知道,我知道,你三师父不要看他一副什么都无所谓的样子,他是要让自己忙起来,他心里苦着呢......记着,孩子,好好待他。”
     “知道了,师父。”
     澹台师父不再多言,安静行路。
     一僧、一少年、两背包、两把雨伞走在沟壑纵横的定西大地上,遇到乡村则求取一壶“清水”,饱饮两碗,高价购买几个面饼,继续赶路。夜晚,找一个背风的山坡,永航找来干草简单铺垫一下,澹台师父喝两口酒,两人和着夜色,遮盖着薄薄的毯子一起入睡。
     清晨露重,早早起来,借着黎明前的光,收拾好一切,继续赶路。
     绿色越来越浓,离开阿婆的第二天下午,师徒二人来到一处山脚下,这已经是询问多人找寻的地方。
     眼前不远的山腰有一处夯土的茅屋。
     木板门虚掩着,澹台师父在后,永航在前,走过几处弯道缓坡,来到茅屋前。
     小小茅屋不大,茅屋的旁边有一片空地,空地上立着几根柱子,柱子之间有木板食槽,想来是栓大牲口为其医治的地方。
     永航过去敲敲门
     “敲什么敲,没看到门开着吗”紧接着是连续不断的“咳咳咳”的声音。
     老家伙脾气不小,都咳成这样了嘴巴还不饶人,吃呛药了。
     “老伯”
     “要给牲口看病20元,叫老爹都没用,咳咳....咳咳”
第145章 陇上行(一个老头)[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