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58章 故乡情(一)[1/2页]

1973,国家因他而改变 河西的风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三十五的老爹老娘笑容满面,放下手中的铁锹,忙着走了过来。
     “航娃子啊,我佛咋看这么熟悉,果然是航娃子。三十五应该去找小丫,铁蛋去了。赶紧的克(去的意思)”
     永航笑着道:
     “大伯,大妈,你们忙,我们过去了。”
     手里有活,就是农忙时节,还是不要打扰别人的好。
     师徒俩人没有走多久就看见飞奔而来的小丫,已经没有了姑娘的样子,后面慢慢走的是三十五。
     小丫是个大姑娘了,长高了,长胖了,没有了黑,远远看到的脸没有了红红的面团,显露出的是白皙的脸蛋,青春,烂漫,依然是一条长长的大辫子甩在脑后,跑起来左右摇摆。红白花间短袖衬衫,黑色的裤子,一双白色胶鞋。
     “哥”
     一声哥叫得小丫眼中满是喜悦的泪珠儿打转。依然不管不顾的要永航哥哥背背。
     “下来,下来,都大姑娘了,还让哥哥背,你羞不羞。”
     “我才不下来,哥,你背我回家好不好,咦”
     小丫看到一身僧衣的澹台师父,马上从永航的身上下来。还有点不好意思。澹台师父笑笑,笑的永远是那样的的慈祥。
     永航给小丫介绍:
     “小丫,这是我师父。”
     “和尚爷爷好。”
     这丫头,这是我师父,不是爷爷,叫就叫吧,不要叫和尚爷爷呀,真是的。
     “把前面两个字去了”
     小丫很乖。
     “爷爷好。”
     “阿弥陀佛,小施主兰心蕙质,与我徒儿两小无猜,老衲甚慰。”
     这老头没见平时话多,咋的见到小丫还拽起了文来了,什么兰心蕙质,两小无猜,我只是和你老人家说过那么几次好不好。
     “走吧,师父”
     永航看一眼前面站着的三十五,
     “三十五,过来帮我师父拿行李,傻站着干嘛。”
     “哎。”
     说着话,三十五这小子就过去把澹台师父的背包接了过来,背在自己身上,背上后有木有神爽的感觉。
     肯定有啊。
     家门口的老榆树依然在,枝丫八叉的已经被修剪过,依然苍翠挺拔,要是榆钱时节,再要采摘,怕是没有那么容易了。
     房子的院墙,房屋重新翻砌过,依然保持着原来的模样。
     打开大门,小丫说道:
     “奶奶身体不好,就她一人在家。”
     “你新妈(婶子)和三爸和铁蛋去哪儿了?”
     小丫望望澹台师父,望望永航,刚要开口。后面的三十五嘻嘻哈哈的笑着说道:
     “航子。”
     “叫哥。”
     “你都比我小,我妈说,你比我小一个月呢。”
     “算了,不叫拉倒。”
     “好吧,反正我打不过你。”
     “怎么回事?”
     “哥,铁蛋,哈哈哈.....铁蛋的脸让马蜂给螫成了猪头,昨儿下午的事,今早三新妈又带铁蛋去医院了。”
     “我咋没碰上?”
     “也许走岔了,两条路呢。”
     正屋内的刘奶奶坐在炕上,老人家耳朵也不好了,隐隐约约的听到有人进了家门,摸索着要下炕。
     小丫已经过去扶着奶奶。
     “奶奶,是哥哥回来了。”
     刘奶奶耳朵背,听得不大清楚。
     “回来了,回来了打断他的腿,这么大的人了不让人省心。”
     旁边一个4岁左右小姑娘

第158章 故乡情(一)[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