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朱昭熙没有直接回应朱祁钧的反驳,而是示意工作人员展示几张图纸。图纸上绘制着虞国上一代的蒸汽动力装置,和最早的电力驱动装置,以及虞国早期的高炉。
     她向各国代表说明,这是虞国最新改进的动力传输技术和高炉冶炼技术。新型传动装置可使机械传动效率提升百分之十五,能耗降低百分之二十。
     改良的高炉能提高燃料利用率百分之十八,铁水产率提升百分之十二。这些技术已经在实际生产中得到验证,具备推广条件,按照大明联邦最初的共建共享的初衷,虞国愿意拿出这些图纸,促进各国的科技水平发展。她没有说的条件,大家自然也知道。
     议事大厅内安静下来,各国代表认真观看图纸。明国代表朱祁钧知道明国工坊因为动力传输效率低,生产效率一直不高。如果能引进新技术,每年可减少不少损失。宁国代表朱奠培则在考虑,宁国的冶炼工坊若改用高炉,能节省大量燃料成本。
     朱昭熙继续说明。大明联邦现在计划成立“联邦技术改进联盟”,将新型传动和鼓风技术向成员国开放。
     但联盟成员需满足两个条件:第一,为保障技术推广计划持续推行,她的目的必须要达成,不能现在换人;第二,须在两年内将每日工时压缩至十小时以下,并建立完善的工伤保障制度。
     越国代表朱祁锂提出质疑。认为这是在恃强凌弱,搞一言堂,若朱昭熙后续继续推行改革,他们的利益仍可能受到影响。因此,他们要求她明确后续政策的底线,绝不能再容她毫无约束地推行新政。这样的表态,实际上已是某种程度的让步。
     朱昭熙坦然回应,她承诺只要自己的目的达成,那么之后动作绝对不会太大,而是专注深化现有改革、巩固既有成果。另外专注于技术推广和联邦经济协作。
     同时可以推动一些政策,来限制后续人员为所欲为,为大明联邦造成麻烦。
     这一提议让各国代表陷入沉思。推动政策方面的限制,暂时让朱昭熙的目的达成,又能获得急需的技术,对他们来说可以接受。
     明国的人在朱祁钧的耳边建议道:“新型传动技术事关明国工坊命脉,若被韩、代两国抢先得手,我们的优势将荡然无存。更何况朱昭熙也同意了之后不会再为所欲为,并限制后来者为所欲为的空间,那也算是意见好事。”
     朱祁钧沉默片刻,看向旁边的朱奠培,后者微微点头。朱祁钧缓缓起身,表态可以在这一次支持朱昭熙达成自己的目的,不过朱昭熙之后绝对不能再一而再再而三的破坏规则了,不然他绝对不答应。
     第二,技术转让需无附加条件,不得要求各国改变国内制度;第三,成立专门的技术合作部门,推动各国技术交流,不能藏私。
     朱昭熙与李怡交换意见后回应:宪章修改条款可以按要求拟定;技术转让仅要求各国遵守联盟的技术标准,

第366章 技术筹码[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