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日天深吸一口气,尝试催动这门融合后的神通。他掐动法诀,周身的仙元缓缓运转,顺着经脉涌入指尖。这一次,仙元的消耗比他预想中要少——只动用了三成,指尖便凝聚出一道半黑半银的枪影。枪影刚一出现,周围的空气就被搅动,发出“呜呜”的风声,枪尖处的风刃虚影闪烁不定,透着令人心悸的杀意。
他抬手朝着溶洞另一侧的石柱挥去,枪影如同一道黑色闪电,瞬间射向石柱。可就在枪影即将命中时,吴日天突然念头一动,催动了风刃的灵动特性——原本直线飞行的枪影,竟在空中猛地拐了个弯,如同活过来的毒蛇般,绕到石柱后方,“嗤”的一声刺入石柱中。
“成了!”吴日天眼中闪过狂喜。他走上前,看着石柱上的伤口——枪影不仅穿透了石柱,伤口周围还布满了细密的风刃切割痕迹,显然融合后的神通,既保留了“黑龙枪法”的穿透力,又多了“风刃术”的诡异轨迹,寻常修士根本难以预判。
他又尝试着连续催动三次神通,每次枪影的轨迹都各不相同:第一次直刺,第二次斜挑,第三次竟在空中盘旋半圈后,从下方突袭。三次催动下来,丹田内的仙元还剩一成,比单独使用“黑龙枪法”时节省了近六成消耗。
吴日天指尖的淡金色神魂之力尚未散去,目光落在石壁上那道新符文时,脑海中突然闪过此前修炼过的两门真仙级神通——“青风绕体诀”与“岩盾御身术”。这两门神通曾是他筑基时便开始钻研的基础防御法门,如今神魂晋阶金仙,再去回想其中脉络,竟如观掌上纹路般清晰。
他席地而坐,指尖凝出一缕青色灵力,按在眉心处。随着神魂之力缓缓注入,“青风绕体诀”的运转图谱在脑海中铺展开来:三十六条灵力经脉相互缠绕,以丹田为枢纽,引天地间的风属性灵气在体表形成一层薄如蝉翼的风盾,可卸去三成物理攻击,同时借助风力提升移动速度。
以往施展时,他总觉得这门神通的灵力运转有些滞涩,尤其是在应对多方位攻击时,风盾的覆盖范围会出现细微缝隙,可此刻神魂之力如细流般渗入图谱的每一处节点,竟发现是其中第八条经脉的转折角度过于生硬,导致灵气流转时出现了短暂的停滞。
“原来如此。”吴日天轻声自语,指尖的青色灵力微微晃动,按照神魂感知到的最优路径,将第八条经脉的转折角度从四十五度调整为三十度。仅仅是这一处细微改动,原本滞涩的灵力瞬间变得顺畅起来,他甚至能清晰感知到,调整后的“青风绕体诀”在引动风属性灵气时,效率提升了近两成,体表风盾的覆盖范围也随之扩大,原本的缝隙彻底消失。
紧接着,他又将神魂之力注入“岩盾御身术”的图谱中。这门神通以土属性灵气为根基,通过压缩灵气在体表凝聚出厚重的岩盾,防御强度远超“青风绕体诀”,但缺点是会大幅降低移动速度,且灵力消耗是前者的三倍。以往他在实战中,总是在遭遇强力攻击时才会施展岩盾,可往往刚凝聚出岩盾,便会因灵力消耗过快而陷入被动。
此刻神魂之力深入图谱,吴日天很快发现了问题的关键:“岩盾御身术”在压缩土属性灵气时,采用的是“单向压缩法”,即从外向内强行挤压灵气,导致大量灵气在压缩过程中流失,同时岩盾内部的灵气结构也过于松散,无法最大化发挥土属性的厚重特性。
他尝试着调动神魂之力,在图谱中添加了三道“回旋脉络”,让土属性灵气在压缩时先顺时针旋转,再逆时针回旋,通过双向旋转的力道减少灵气流失,同时让岩盾内部的灵气形成如同蜂巢般的致密结构。
改动完成后,吴日天引动体内土属性灵力,体表瞬间凝聚出一层暗褐色岩盾。与以往不同的是,这层岩盾的厚度虽比之前薄了一半,却散发着更为厚重的气息,他用拳头轻击岩盾,只听“铛”的一声脆响,拳头被弹开时,岩盾竟未出现丝毫裂痕。更让他惊喜的是,此次施展岩盾的灵力消耗比之前减少了四成,而且岩盾附着在体表时,对移动速度的影响也从原本的五成降至两成。
“真仙级神通的融合基础,原来就藏在这些细微的改动里。”吴日天睁开眼,眼中闪过一丝明悟。
他将调整后的“青风绕体诀”与“岩盾御身术”同时催动,青色风盾与暗褐色岩盾在体表交织,风属性的灵动与土属性的厚重竟完美融合——风盾借助岩盾的厚重提升了防御强度,岩盾则依靠风盾的灵动减少了对速度的限制。
更奇妙的是,两门神通同时运转时,灵力消耗竟比单独施展其中一门还要少一成,这便是神魂晋阶后带来的“通感之力”,能让不同属性的神通在运转时形成互补,而非相互冲突。
有了真仙神通的融合基础,吴日天的目光落在了此前观摩过的两门金仙神通上——“金焰焚天诀”与“碧水滔天术”。这两门神通分别属于金、水两大属性,前者以狂暴的金焰焚烧万物,后者以汹涌的碧水吞噬敌人,皆是金仙境界中极具破坏力的攻击法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以往他虽借助法宝复制过这两门神通的运转图谱,却始终无法真正掌握,只因金仙神通的灵力脉络远比真仙神通复杂,且需要神魂之力作为“引信”,而当时他的真仙神魂根本无法承受如此高强度的消耗。
如今神魂晋阶金仙,吴日天再次将神魂之力注入“金焰焚天诀”的图谱中,瞬间便感受到了与真仙神通截然不同的复杂脉络——整整一百零八条灵力经脉相互交织,形成如同星辰运转般的复杂阵法,每一条经脉的转折处都蕴含着一道微型符文,需要神魂之力逐一激活,才能引动天地间的金属性灵气凝聚成焚天金焰。
“难怪金仙神通如此难以掌握,仅仅是经脉数量,便是真仙神通的三倍。”吴日天深吸一口气,指尖凝出一缕淡金色的神魂之力,如同绣花般小心翼翼地渗入图谱中的每一道微型符文。
以往真仙神魂只能勉强激活其中三成符文,而此刻金仙神魂运转起来,一百零八条经脉中的微型符文竟如同受到召唤般,逐一亮起金色光芒。在激活符文的过程中,他发现“金焰焚天诀”的图谱中存在一处“冗余节点”——位于第七十二条经脉末端的微型符文,其实是一道重复符文,不仅无法提升金焰的威力,反而会消耗额外的神魂之力。
他毫不犹豫地用神魂之力抹去了这道冗余符文,紧接着又对其他微型符文进行了调整:将原本分散的符文按照“北斗七星”的方位重新排列,让金属性灵气在凝聚时形成螺旋状的气流,从而提升金焰的旋转速度。这一改动看似细微,却让金焰的焚烧范围扩大了一倍,且火焰的温度也随之提升,原本只能焚烧修士肉身的金焰,此刻竟能轻易熔断低阶法宝。
处理完“金焰焚天诀”,吴日天又将神魂之力注入“碧水滔天术”的图谱中。这门神通的灵力脉络虽不如“金焰焚天诀”复杂,却蕴含着“水无常形”的道韵,需要神魂之力不断调整灵力的流转方向,才能让碧水根据战况变化出不同的形态——时而化作滔天巨浪,时而凝聚成锋利的水刃,时而又变成束缚敌人的水牢。
以往他观摩这门神通时,总觉得碧水的形态变化过于迟缓,且每次变化都需要消耗大量灵力。此刻神魂晋阶后,他清晰地感知到,问题出在图谱中“水脉转换”的节点上——原本的转换节点需要停顿一息时间,才能完成形态切换,而这一息时间,往往会给敌人留下反击的机会。他尝试着在转换节点处添加了一道“流转符文”,让碧水在形态变化时无需停顿,而是通过符文的引导实现无缝衔接。
同时,他还发现“碧水滔天术”在引动水属性灵气时,采用的是“广域吸收法”,即同时吸收天地间的所有水属性灵气,导致灵气中混杂着大量杂质,不仅影响碧水的纯度,还会增加灵力消耗。他将真仙神通中“回旋脉络”的思路融入其中,让水属性灵气在被吸收时先经过三层过滤,剔除其中的杂质,再通过回旋之力压缩灵气,让碧水的密度提升三倍。
当两门金仙神通的图谱都调整完毕后,吴日天深吸一口气,同时引动体内的金、水两种属性灵力,指尖分别凝出金色火焰与蓝色水流。以往他根本不敢同时催动两门金仙神通,只因两种属性的灵力极易相互冲突,甚至可能反噬自身。但此刻,在金仙神魂的调和下,金色火焰与蓝色水流不仅没有冲突,反而在他的操控下逐渐融合——金色火焰附着在蓝色水流表面,形成一层燃烧的“焰浪”,蓝色水流则包裹着金色火焰,让火焰的焚烧范围不再局限于一点,而是随着水流的扩散不断扩大。
“去!”吴日天低喝一声,指尖的焰浪朝着不远处的巨石飞去。只听“轰”的一声巨响,焰浪瞬间吞噬了巨石,金色火焰在蓝色水流的加持下,竟在瞬息间将巨石焚烧成灰烬,而水流则在焚烧结束后,又化作一道水幕,将周围的火星彻底扑灭。
更让他惊喜的是,此次施展两门金仙神通的灵力消耗,竟比单独施展一门真仙神通还要少三成——这便是神魂晋阶后带来的“归一之力”,不仅能简化神通的运转脉络,还能让不同属性的金仙神通相互融合,在提升威力的同时,大幅降低消耗。
吴日天站起身,活动了一下筋骨,
第576章 位面探险48[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