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冇乜好餸,没什么好菜,沈同志,香香,你们千万别客气,一定要吃饱。”
     张大姐不停地给沈茉和包香香夹菜,尤其是把那肥美的鸡腿夹到了沈茉碗里。
     “够啦够啦,张大姐,太多啦,您自己也吃!”沈茉看着碗里堆成小山的菜,心里暖烘烘的,又有些过意不去。
     她学着当地人的样子,先舀了一碗汤,吹了吹喝下一口,顿时觉得浑身舒坦,鲜甜的滋味让她忍不住赞叹:“张大姐,这汤真好喝。”
     张大姐高兴得合不拢嘴:“好饮就饮多碗。”
     饭桌上,张大姐和老李用蹩脚的普通话夹杂着粤语,不停地说着感激的话,又询问沈茉在学校学医的情况,言语间充满了对知识和文化人的敬佩。
     他们的小儿子也眨着眼睛,崇拜地看着沈茉。
     “沈阿姨,你好厉害啊,我以后也要向你一样成为一名医生,治病救人。”
     “好好学习才可以。”
     “嗯,我听阿姨的。”
     沈茉又细细品尝了一口碗中的莲藕花生猪骨汤,那浓郁的鲜香和醇厚的口感让她惊艳。
     这汤的味道层次丰富,既有人间烟火的温暖踏实,又有食材本身经过时间熬炼后释放出的极致鲜美,与北方炖汤的风味截然不同,是一种更为细腻和讲究的鲜美。
     她放下汤勺,眼睛亮晶晶地看向张大姐,语气里带着真诚的赞叹和请教:
     “张大姐,这汤真是太好喝了。火候足,味道鲜,我们北方很少能喝到这么讲究的汤,我能问问,这汤具体是怎么煲的吗?放了些啥?
     不瞒您说,我跟青阳在北方也开了个小饭店,要是能学到您这手艺,回去也试着给店里添个汤品,肯定受欢迎!”
     张大姐一听沈茉这么夸她的汤,还要学去做生意,顿时觉得脸上有光,格外高兴,话匣子一下就打开了:
     “哎呦,沈同志你喜欢就好!我们广东人嘛,最紧要就系识饮识食,一碗靓汤落肚,咩辛苦都值回啦!这个汤很简单的,没什么花哨。”
     她兴致勃勃地开始传授心得:“首先呢,猪骨要焯过水,去掉血沫这样汤色才会清亮不会浊,莲藕呢,要挑粉藕,煲出来先会糯,花生嘛,提前浸一浸更容易煲烂。”
     “最紧要系呢几样野。”张大姐压低了些声音,像是分享什么秘诀一样。
     “放一颗蜜枣,这样汤会有点自然的甜味,不用放糖都可以,还要放一小块陈皮,不要多,一小块就行,去腥增香,喝下去喉咙很舒服的,当然啦,几片姜是少不了的。”
     “用慢火,耐心地煲它两个小时以上,让精华全都出来,盐一定要最后才放,不然肉就不烂了。”
     张大姐说得详细,沈茉听得认真,在心里默默记下要点:猪骨焯水、粉藕、花生泡发、蜜枣、陈皮、老姜、慢火慢炖、后放盐。
     “原来要放蜜枣和陈皮,怪不得味道这么特别,回甘又清香。”
     沈茉恍然大悟,这些确实是她这个北方人之前想不到的搭配,“谢谢您张大姐,您这可真是把看家本领都教给我了、”
     “什么看家本领啊,街坊邻居都是这么煲的。”
    &

第667章 珍贵食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