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乡间小路上,一辆中巴颠颠簸簸地行驶
     每个村与每个村之间都是一段长长的旅途,要么是一望无际的田野,要么是蜿蜒盘旋的山林。中巴车就像是只泥黄色的西瓜虫在土地上慢悠悠地爬行。持续轰响的引擎声伴随着震颤的玻璃窗,时不时长鸣的大喇叭往往会吓人一跳。但要论最邪恶的,还要属那套着一层粗麻布的座椅,但凡在途经洼坑时没留神,你就能感觉到飞起来的感觉。
     吭哧——
     就在刚刚,程吏就又体验了一次屁股离开座椅的感觉,然后听到旁边的乐钦钦面无表情地评价了一句:“好玩。”
     钦钦本来就比较娇小,和程吏坐在最后一排,只要汽车稍微抖一下,她就得被弹飞起来。
     有时候她的头几乎要碰到车顶,程吏在旁看得都想一把把她拉下来。
     不过既然当事人自得其乐,程吏也就没操那份心。
     他无聊地看向窗外,坐在车里久了也就慢慢地与这份嘈杂融为一体。
     这辆班车是从一个县城开往另一个县城,出发地离学园所安排的小区并不远。按直线距离上说,两地的距离只需要二三十分钟,但程吏有查过路线,这辆班车会兜兜转转、弯弯扭扭,途中会尽可能的经过有人聚集的村子,如此绕行之下总共需要一个半小时的时间。
     上车的方式也十分简单,要是想上车,人们只需要带着行李往村口一站,自然就是个站点。虽然没有精确的停靠时间,但每到一个村口前,司机都会提前按响他的大喇叭。
     这辆看起来并不是很大的中巴车,其声量却是大的惊人。既不是嘟的驱赶声,也不是滴的提示声,它的喇叭更类似于用力敲锣的金属穿刺声,再加上老式电子音的嘈杂,最后合在一起,使得喇叭声又刺挠又浑厚,十分的吓人。不过吓人有吓人的好处,即便班车是在连接一个个村口的小路上行驶,在村子深处还端着碗在门口吃饭的人都能听到愈来愈近的喇叭声。倘若家里有人要去县上,端饭的人就会朝屋里大喊:“班车到了!”
     而这时屋里也往往会传来行李到处磕碰的焦急声:“听到喽!”
     这样的班车一天也就两趟,错过了早晨就只有中午的。
     司机是个膀大腰圆的中年男性,他也似乎明白这点,所以即便途经村口没有人候车,他也会停下来,似不耐烦地多按几声喇叭。偶尔你就会看到几个黑影从村中间的小路上窜出来,人影有老有小,三四个在车门前交谈几句,最后送一个人上来。除此之外还有个中年女性做售票员,她腰间挂着个小包,里面放满了各种零钱。平常除了收钱,她做的最多的事就是开关车门,然后在人们在门前告别时催促他们快点上车。
     如果是送小孩上车,年纪大的父辈们还会临了踏上车门的台阶,脑袋往里一伸,甭管看没看到人,就大嗓门朝车厢里喊一句:“好好保重身体啊”,接着在司机和售票员的催促声下扭头离开。
     这样的场景程吏今天也见了一回,那是个学生,她背着个书包,一上车就往最后面的双人座位的靠里位置上钻,听到自己的奶奶这样喊了一句,她头也没抬,也回喊了一声:“知道啦!”
     说是最里面,但

第294章 乡间巴士[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