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55章 邯郸危机[1/2页]

东汉之乱世黄巾 用户1407842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众人皆不解其意,十分奇怪的望着满面愁绪的波才,期待他能给出一个合理解释。
     因为在他们看来明明形势大好,皇甫嵩已经孤军深入,应该是汉军穷途末路才对。
     何仪等人皆是以目光盯着高升,高升无可奈何,率先站了出来。
     他先是看了看四周脸上疑云密布的将领,接着又朝默不作声波才瞄了一眼,面露不解的问道:
     “渠帅,皇甫嵩不过才有六七万兵力,末将听闻丁原麾下的并州狼骑。
     已经陆陆续续从磁山,即釜口陉返回并州抵御匈奴、鲜卑。
     汉军精锐骑兵消失殆尽,加之邯郸城垣坚固,易守难攻,外有武临将军十几万大军,韩忠、孙夏驻兵三万于南和县。
     皇甫嵩擅自挑起争端,深入我军防线腹地,补给线漫长,必然坚持不了多久。
     我军早就置于不败之地,外有强援,内有坚城,粮草充沛,兵源充足,何时反过来被汉军围困之理!”
     闻言,波才仿佛是看白痴般环视一无所知的将领,也不知是为他们的迟钝感到庆幸,还是为其信心昂然感到难过。
     不过正因为他们什么都不知道,才会斗志高扬,认为汉军不堪一击。
     具体实情波才可不敢讲出来,为了稳住军心必须对所有人隐瞒,或许依靠坚固城防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他对临城方面根本不抱有希望,武临若是有出兵意愿,就不会到现在还不曾送来一点消息,而且两人关系自易阳一战就僵硬了。
     韩忠、孙夏就越发指望不上了,二将必然对他的猜疑怀恨在心。
     并且早就暗中投奔了武临,武临都不出兵驰援,二将就更不会有行动了。
     波才思虑良久,深知必须先众人说清楚,不然军心不稳如何抵御携恨而来的汉军,轻咳一声道;
     “诸位,本渠帅此言并非危言耸听,武临将军大军连续作战多日,早就疲惫不堪需要修整。
     若是指望临城派兵救援,必须要坚持是十天半个月,打铁还需自身硬,汉军绝对不会给予如此多时间。
     目前,袁绍率军一万入驻梁期城,阻挡了大军南下的必经之路。
     而皇甫嵩又率一直军赶往曲梁城,占据我军东去之路。
     孙夏、韩忠的援军根本过不来,西面又是高大巍峨的太行山脉,确实是被汉军包围了。”
     得知援军被阻挡,更不不可能及时前来支援,堂中鸦雀无声,所有人都默契的保持沉默。
     波才之所以没有刻意提及北面,不是不知道临城的强大援军,而是不想寄人篱下,遵守武临军中严格与残酷规则。
     习惯了自由自在、花天酒地生活,完全无法想象那般令人煎熬的苦日子,他们起兵造反本就是要过上奢靡生活。
     波才见所有人都不说话,知道他们都明白此时所处困境了,忽然提高声音喊道;
     “诸位,本渠帅有一个计划,若是能过成功必然击退皇甫嵩,保证我军安然无恙渡过此次危机。
     待武临大军再一次南下,

第355章 邯郸危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