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38章 闲人扯谈会议前[1/2页]

吾乃世家子 天心不二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永徽四年秋,八月初五,这一日白昼黑夜平分十二个时辰,俗称秋分,位列二十四节气之仲秋之末。
     至此也标志着大唐境内暑气尽消,天气的节点由热转凉。
     曲江池畔的昨日经过一日夜的喧闹布置,于今日辰时终于撤去了围栏,取而代之的便是四周遍布的金吾卫,以及在外围游弋的靖安司与不良人。
     往日进出无碍的曲江池今日俨然森严了许多,打眼一看,便知今日定是有高官显贵要在此地盘桓,说不得身份还高的可怕。
     可在辰时时刻,堵在曲江池人工修建的临时闸口处的人,却是一番稀奇的景象。
     僧道凡俗,三教九流无所不包,只粗粗看去,便涉及铁匠、屠夫、菜贩和农户,间杂着某些格格不入的古怪职业者,让人心生怪异。
     人流中不乏华服博带的勋贵,形貌高古的儒者,可在他们的前后范围,亦有涂脂抹粉的风流窟主、手持幡牌的风水先生。
     也不是没有人提出异议,言说此举实属有辱斯文,可维持秩序的金吾卫却全然不理,一句皆是陛下所邀之客就全部怼了回去。
     你对陛下邀请的客人有意见吗?那你找陛下说去啊,我等只是奉命而行的牛马,跟我们掰扯个什么?
     好在等待验看请帖之人,好似脾气都还算不错,些许口角也并没有上升的问候祖宗牌位的等级。
     不过几句入你娘的浑话,在金吾卫的监视之下,也并未引起更大的争端。
     一名老农与排在他前头的铁匠随着人流缓慢涌动,并随意寒暄着。
     “今日到底是个什么章程?陛下为何会把我等这些不相干的人聚在一起?”
     那铁匠自豪的说道:“不相干吗?某家乃鲁班将作七十四代传人,真真的系出名家,像是皇帝老儿不知从哪得知了洒家的才干,故而特地相邀,哈哈哈哈。”
     老农心中一动,遂言:“某观兄台身形粗狂,指节宽大,手臂上又有烫伤,原以为兄台是操持着铁匠生意,不曾想却是个木工?”
     “洒家就是铁匠啊,传承是传承,吃饭是吃饭,某家有祖传的铁匠铺子,为何不操持?至于机关飞鸟、陆地傀儡,又没有买家,洒家总不能活活饿死不是?”
     “噫~~那等玩意,相传不是墨家所制吗?和鲁班先师有什么关系?”
     “放屁,明明是我家祖师相传,被那墨家吞了名头罢了。”
     铁匠有些悻悻,遂问道:“老哥是何等人也?因何被陛下所召?”
     老农故作迷惑的说道:“某不知啊,某就是长乐坊中一农户,别无所长啊。”
     “长乐坊?农户?长乐坊里哪有农田给你种?你这厮忒不老实。”
     老农面色微窘,分说道:“各家门前屋后,总有一分半点的空地,如今长安菜价卖的如同金子一般,某家出于乡邻情分,便指点指点左右乡邻利用空地栽种些蔬果,也混口饭吃。”
     “呃,农家?”
     “不是,我没有,别胡说!”
     “有甚好遮掩的,大唐立国三十六载,可曾见百家倾轧之祸?又不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刘汉,不必如此谨小慎微。”
     老农仍有些不自在,一副惊惶地模样,好似怕遭人迫害一般,惹得铁匠好生无趣。
     二人身后,正是国子监博士李玄植,他蹙着眉头听着前方的低声交谈,随即转身对着身后的老者说道:“莫非陛下当真有重启百家争鸣之意?”
     那老者便是另一位博士,贾公彦,二人因在贞观年间编撰《五经正义》,名传四方,在士林中颇有分量。
     “依老夫看,并非如此,此次所涉之人,我前日曾与崔博士浅谈过,因此有些小道消息,据传陛下此会,乃是为了寻求大唐未来的发展方略,与百家之态势,并无什么关联。”
     李玄植愣怔了一下,随即反问:“崔博士?哪个崔博士,据在下所知,国子监里哪有姓崔的博士?贾兄是记错了吗?”
     “清河崔的崔,号九山的那个,崔廷旭。”
     李玄植摇头:“可能某家短于交际,对此人毫无印象,他教授什么科呀?”
     “此人专精金石、画作,在某个圈子里可说是大唐第一人,不过此人有些懒散,故而很少来书院上课就是了。”
     “很少?有多少?”
     贾公彦默算了一下,便道:“自永徽元年之始,来过五次?也好像是六次。”
     “一年一次呗,这人简直枉为人师!”
     “其中四次是来领俸禄,还有两次是找人,他儿子也在国子监。”
     ……
     合着根本没上过课啊,这等害群之马,为何没被清出去?李玄植心中充满了疑惑。
     贾公彦看李玄植愤愤不平的样子,便笑道:“贤弟莫恼,人各有志而已,此人并非你想的那般烂人。
     他在长乐坊有一家私人书院,不仅分文不收,而且还包学子一日三餐,可说是有教无类,功德无双。”
     李玄植思忖一番,便说道:“是常乐书院?是我国子监博士私设?”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贾公彦点头。
     随即缓缓言道:“老夫与那崔廷旭昔年也有几分交情,算是他在国子监为数不多的朋友吧。
     上月,他书院新开之际,因愁困常乐书院无大儒坐镇,特央求老夫前去兼职教授。
     老夫心中并无什么门户之见,何况他酬劳给的也足,老夫便应下了。
     所以我与他近期经常见面,故而知道了不少消息。”
     李玄植闻听自己的合作伙伴竟然有了外快,顿时心中有些微酸,不由得忘记了交谈得重点,直接问道:“那人给了多少酬劳?”
     ……
     你不应该问问老夫得了什么内幕消息吗?上来就问老夫有多少外快,你礼貌吗?
     “一个月八十五贯,包含每日晚间授课一个时辰,五日一休沐,节假加课另算。
     呃,你不想听听老夫的内幕消息吗?”
     李玄植直接忽略了后半句,默默盘算了一下,既是晚间授课,便不与国子监的课程冲突,五日一休,一个月最多也就二十四个时辰的课程。
     加上节假日加课另算,那么一个月便至少有九十贯可拿……
     贾公彦见他不语,还以为他洗耳恭听,便说道:“此事其实涉及到前些日子出使我大唐的西夷……”
     李玄植没等贾公彦说完,便插言道:“还招人吗?”
     ……
     ……
     呸,夏虫不可语冰!贾公彦颇有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评判道,当然并未诉之于口。
     ……………………
     李承乾早早就到了曲江池,他站在高台上向下看去,只见此地按照山水之势,布置了无数个蒲团和矮几,偌大的场地却显得有些局促,遂不满道:“煞风景哩,要这么多案几作甚?
     蓝天绿草,小桥流水,正该曲

第238章 闲人扯谈会议前[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