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上大尉带着增援部队渐渐地靠近虬山山崖处,山上的支那军人很聪明,把山前面的土地都灌满水,只留了几个狭窄的通道,他是想让帝国的军人都从这条路上过去,就像他们从上海一路进攻到这里对付不听话的支那人惯用的手法,集中射杀。
“上原曹长,架设阵地,先把山头上支那人的阵地上的火力压制住,方便两个分队的帝国皇军贴上去!”井上大尉没有带着2个小分队的鬼子冲锋,而是带着2个掷弹筒组先寻找到合适的掷弹筒火力支援阵地。
“嗨!”上原小八嘎鞠躬后,就招呼站在一边的鬼子开始在这块空地上架设掷弹筒,鬼子的射手迅速从背着的帆布包里取出掷弹筒,装填手则开始给弹体上装上引信。
“轰~”
鬼子的掷弹筒组还没往炮筒口填弹,身边就传来一声剧烈的爆炸声,只不过爆炸点在他们身后20米处,但是也给井上吓了一跳,这是迫击炮发射过来的炮弹。
“八格牙路,支那人有迫击炮!上原曹长,赶快覆盖山头上的阵地。”井上大尉说完后就迅速离开了这里,前进了几十米后趴了下来。
“嗵、嗵、嗵、嗵!”
“嗵、嗵、嗵、嗵!”
连续两轮掷弹筒发射完毕后,鬼子的掷弹筒组迅速抗上炮体,向着井上大尉的方向移动。
“轰~轰~”
两声爆炸声是柱子的迫击炮打过来的,这次距离刚才得鬼子掷弹筒阵地只有几米的距离,要是他们没转移,说不定能还杀伤几个。
鬼子的第一轮掷弹筒没有全部落在张少卿的山头上,但是第二轮就基本全在山头周围了,要不是柱子先给了他们一炮,让他们没有继续调整射击角度,指不定第三轮掷弹筒就全落在他们头顶上了。
“连长,鬼子转移的太快了!我还没调好他们就跑了!”柱子在一边急的抓耳挠腮,训练的时候打的是固定靶,这小鬼子打两炮就跑了,根本不给自己调整角度和距离的时间,他也没想到过鬼子还能这么玩,张连长不是说谁先发现敌方的炮兵阵地谁占优势吗?谁特么知道他们能跑的这么快?
无论是迫击炮还是鬼子的掷弹筒(鬼子的掷弹筒也算是一种小型迫击炮),甚至是二战时期的火炮这些,第一炮都是试炮,主要是为了从第一个弹着点上校准火炮的射击参数,确保后续炮弹能够准确命中目标,鬼子的掷弹筒不像迫击炮一样调整的慢,他们全靠手上的经验,射速又快,迫击炮一发下来,掷弹筒能射出去5发,有极高的容错率,中国当时正面战场上的机枪阵地都是被鬼子的这个小家伙敲掉的,它的灵活度甚至让太平洋战争上阿美莉卡的大兵在占据那么大的火力优势的情况下都吃了不小的亏。
按照鬼子这种方法,再过一会就移动到山脚下了,那样山上的迫击炮的角度就打不着它,鬼子则可以在山下向山顶上曲射。
“老子不管,想不到办法你就抱着炮弹撞上去!”
张少卿带着不到20人的队伍在山顶上顶着
第111章 攻打句容城12[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