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黄巾军大张旗鼓的封锁道路,徐晃还带骑兵一路西进,控制了北海郡治所剧县。
  至此,北海郡二十几座城池全部拿下,刘昊,王林还统计了一份名单送了过来。
  北海郡最出名的叫郑玄,高密县人,师承马融,是当下最出名的儒学大师,名望比蔡邕都高一些。
  曾为杜密故吏,受杜密的赏识与提携,所以也被视为党人,于建宁四年(171年)和同郡人孙嵩等四十余人俱被禁锢。
  黄巾起义爆发后,朝廷被迫大赦党人,解除党禁后。
  从四十五岁被禁锢,到了五十八岁才蒙赦令,前后长达十四年。
  这两年一直隐居山里,不问世事,朝廷一直要聘请他入朝担任要职。
  但郑玄求名而不求官,羞与外戚阉寺为伍,绝不愿涉足仕途,乃屡拒征辟,一心一意从事着书讲学的学术工作。
  韩星河对这个老头还是很感兴趣的,随即问道:“这人现在在哪?”
  刘昊摇头:“不清楚,孔融估计有办法找!”
  “邴原,管宁,王烈都去幽州了,没见到!”
  “徐干,王和平,孙乾,孙邵没出仕,但都在北海!”
  韩星河嘿嘿一笑,心里乐开了花。
  “都是名士啊,快给发信盖章,以孔融的名义全部招来,一个也别放跑了!”
  刘昊笑道:“这还用说,早拉来了!刘孔慈,刘义逊,彭璆,是仪,王修,王子法,左承祖,这些人也一个没跑掉!”
  “你要不去见见?”
  韩星河点头,“肯定得见啊,顺便把有点名望的都招来,我要送他们份大礼!”
   孔融就是时运不济,太点背,手上这么多能人异士,偏偏弱的可怕。
  文人多,武将却没几个。
  这也可能是得益于孔家超然的地位,文人*客比较喜欢投奔他。
  这下好了,一网打尽,完美。
  5月20号,注定是个不平凡的日子。
  北海郡豪绅名流,大小官吏全被集合在昌邑县。
  这里算中心区域,往东往西都不算太远。
  露天的广场上,遮阳篷,座椅,酒菜都已准备就位。
  *客陆续入场,本该喧闹的集会却格外的安静。
  因为会场外围站着一排排士兵,明晃晃的刀枪上寒光熠熠生辉。
  不多时,孔融出场,坐到了首位之上。
  说他是主角吧,又不太算是,因为别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旁边的韩星河身上。
  诡异的气氛随着一对母子的出现而打破。
  被带上台的正是孔融的正妻,还有他的女儿和儿子。
  妻儿被俘,多日不见,本该急切的上前相拥,诉说一番相思之苦。
  然孔融却神*自若,喝了几口茶水才起身走向妻儿。
  “近来可无恙否?”
   女子双眼含泪,沉沉的点头:“韩大人对我们很好,安儿还吃胖了。”
  孔融深情的望了一眼儿子,心情复杂。
  确实胖了一圈,脸上肥嘟嘟的,眼睛都被横肉挤成了一条缝。
  这时,乖巧的女儿怯生生的说道:“爹爹,人家想你,要抱抱!”
  没有一个父亲,可以拒绝亲生女儿的请求。
  换做平时,孔融肯定就抱了,可现在却不能。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

第787章 认贼作父[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