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满的登山鞋碾碎了一枚青灰色鸟蛋,黏稠的蛋液沾在鞋底发出萤火虫般的微光。她慌忙后退半步,背包侧面的采血管撞在岩石上叮当作响。这是进山以来遇到的第七个异常现象——会发光的蝴蝶停在体温枪上充电、溪水里的鹅卵石表面浮动着电子屏似的纹路,而现在连破碎的蛋壳都在黑暗中渗出冰蓝色的浆液。
暮色像打翻的砚台般漫过山脊时,她终于看见了那株传说中的银杏树。十人合抱的树干上布满龙鳞状凸起,每片叶子边缘都镶着极细的金线,当山风掠过树冠,整株古木便泛起涟漪状的荧光,宛如沉睡的巨兽在月光下舒展脊背。林小满掏出手机想拍照,却发现镜头里只有一团模糊的雾霭,取景框边缘不断闪现类似心电图的光斑。
"城里来的医生?"
沙哑的嗓音惊得她差点摔了登山杖。树后转出个拄蛇头杖的老婆婆,枯瘦的右手托着团琥珀色光晕,那光芒如同有生命的液态宝石,在她指缝间缓缓流转。老人布满沟壑的脸在幽光映照下忽明忽暗,松垮的眼皮耷拉着,却从缝隙里透出刀刃般的锐利目光。
"阿虎被野猪撞了。"不等林小满回答,老婆婆转身走向树根处的洞穴,蛇头杖敲击青砖的脆响里掺着金属震颤的余韵。林小满注意到那些砖块表面蚀刻着类似集成电路的纹路,缝隙间渗出荧蓝的苔藓,每踩下一步,砖面就会浮现出转瞬即逝的星图。
草屋里的松脂香浓得近乎实体化,在林小满的防护口罩表面凝成淡金色薄雾。十岁男孩蜷缩在竹榻上,右小腿的伤口深可见骨,但诡异的是没有半点血迹渗出,翻卷的皮肉间不断冒出珍珠状的血泡。林小满刚摸出止血钳,老婆婆已将发光苔藓敷在伤口,那些银蓝色的菌丝立即顺着血管脉络游走,像在编织一张发光的神经网络。
"这是嗜铁性荧光杆菌?"林小满的录音笔悬浮在床头自动记录,激光测距仪显示伤口正在以每分钟0.3毫米的速度愈合。窗台上突然传来坚果壳碎裂的脆响,棕毛松鼠捧着松塔歪头打量她,尾巴尖的银毛突然竖成天线状:"西坡断崖的灵芝要等月过中天才能采摘,但山魈最近在崖顶筑了巢。"
林小满的钢笔滚落脚边。会说话的动物在医学奇迹面前竟显得稀松平常,她更在意的是床头陶罐里浸泡的草药——淡紫色根茎表面布满六边形晶格,在无影灯下折射出彩虹光斑,这分明是实验室培育失败的量子结晶三七。当她用镊子夹起标本时,根须突然收缩成DNA双螺旋结构,在玻璃皿里弹奏出竖琴般的颤音。
深夜的祠堂比白天更加诡谲。供桌上没有祖宗牌位,取而代之的是块布满凹槽的陨铁,十二只青铜蟾蜍围成等边三角形,口中衔着的夜明珠正随着月相变化调整亮度。林小满躲在褪色的幔帐后,看着七位白发老人将发光苔藓填入陨铁凹痕。当月光垂直照射的瞬间,那些苔藓突然暴长成发光的藤蔓,在天花板上交织出浩瀚星图,某处不断闪烁的红点赫然是她大学实验室的坐标。
"他们在监控我的行踪?"林小满的后背渗出冷汗,腕表上的盖革计数器突然疯狂跳动。祠堂地砖无声滑开,露出通往地底的阶梯,冷白雾气中浮动着无数半透明的药柜,每个抽屉都标注着奇怪的符号:有些像简化版化学分子式,有些则是三维曼陀罗图案。当她触碰某个绘有碳环结构的抽屉时,整面墙突然如魔方般旋转重组,露出嵌在玄武岩中的青铜仪器——那分明是台粒子加速器的微缩模型。
晨雾被染成蜜色时,林小满在古树洞窟里有了更惊人的发现。岩壁上用荧光矿物绘制的壁画显示,北宋年间的村民就掌握着基因编辑技术:他们用发光的柳枝缝合伤口,给怀孕的母鹿注射某种晶体溶液,生出的幼崽额前生有能吸收阳光的晶簇。最令她颤栗的是某幅星象图,二十八宿的位置竟与现代量子计算机的比特位分布完全吻合。
"林医生!"采药归来的阿虎举着发光竹筒跑来,伤口处新生的皮肤泛着珍珠母光泽。男孩神秘兮兮地掏出手帕,里面包裹着仍在搏动的金色菌丝:"婆婆说这是从你身上掉下来的。"林小满的血液瞬间凝固——那菌丝的形状与她三天前在实验室培养失败的纳米机器人完全相同。
暴雨来得毫无征兆。当挖掘机的轰鸣震落檐角铜铃时,林小满正跪坐在祠堂地窖破译石刻医书。泛着磷光的文字记载着可怕真相:村民的祖先并非原住民,而是某个掌握了生物量子技术的失落文明后裔,他们世代守护的并非古树,而是埋在地核深处的文明火种。开发商炸山的炮声引发地脉震颤的瞬间,林小满看见自己的倒影在青铜器表面分裂成无数个平行时空的版本,每个她都捧着不同形态的发光植物。
决战在月全食之夜来临。推土机碾过发光苔藓的刹那,整座山突然活了过来。银杏树的根系破土而出,缠绕成巨大的法拉第笼将村庄笼罩,树冠喷发的发光孢子在空中聚变成薛定谔方程。林小满按石刻记载启动应急协议,将含有量子纠缠菌株的血液滴入陨铁凹槽。地底传来银河倾泻般的轰鸣,所有发
第134章 山林间[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