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寻找在不同法律框架下开展合作的可行路径。同时,他设计了一套灵活的利益分配机制,根据各国在合作项目中的投入、贡献以及承担的风险来合理分配利益。
“我们要确保每个参与合作的国家都能在项目中获得与其付出相匹配的回报,这样才能保证合作的长久性和稳定性。”萧逸尘在与各国代表商讨利益分配方案时说道。
为了让合作项目更加贴合各国实际需求,苏瑶和萧逸尘还安排各国代表实地参观国内的医疗应急体系建设成果,包括疫病监测机构、应急医疗队伍训练基地以及药品物资储备库等。在参观过程中,各国代表对本国完善的医疗应急体系赞叹不已,同时也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
“你们的疫病监测机构反应迅速,数据精准,我们可以借鉴这种模式,结合本国国情进行调整。同时,我们也希望在联合研究项目中,能够加强对公共卫生应急方面的研究。”一位代表说道。
通过实地参观和交流,各国之间的了解更加深入,合作的意愿也愈发强烈。经过数天的研讨和协商,各国在诸多关键问题上达成了共识。“国际医疗合作协调小组”正式成立,利益分配机制也得到了各方认可。
在研讨会的闭幕式上,萧逸尘满怀信心地说道:“今天,我们共同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尽管未来的道路依然充满挑战,但我相信,只要我们秉持着开放、合作、共赢的精神,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让国际医疗合作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为全球医疗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随着合作协议的陆续签署,国际医疗合作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苏瑶和萧逸尘站在新的起点上,他们的目光坚定而充满期待,准备迎接更多的挑战,书写国际医疗合作更加绚丽的篇章。
第290章 拓展合作破难题[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