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为了能早日研究出治疗病毒的药来,她到了安来镇,便全身心的投入到了工作中。
  杨煜同样如此。
  “医生,收下吧。”
  “医生,你们辛苦啦,收下吧。”
  “医生,这是我们的一点点心意,你们就收下吧。”
  “对,收下吧。”
  “我们只有这些,你们别嫌弃,请你们收下吧。”
  “收下吧。”
  善良质朴的人们还什么实惠都没有得到,便已经感动得要倾其所有了。
  张云青看到这一切,心里很是触动,她暗自下定决心,要尽快研究出相应的药物来治好村民们的病。
  房车是他们临时的研究所,不能被感染,村民们不能随便上车。
  于是,张云青站在车窗边,看向窗外,因为站得高有一种睥睨众生的感觉。
  “大家好,谢谢你们的关心和支持,但现在情况特殊,我们需要保持距离,以防止*叉感染。请大家尽快离开这里,各自回到家中。安镇长,麻烦您留一下,我有些事情想与您谈谈。”
  张云青说完这些话,目光扫视着在场的村民。
  然而,村民们仍然静静地站在原地,没有人愿意将带来的食物再带回去。
  张云青看着村民们坚定的神情,意识到他们可能没有完全理解自己的意图。
  于是,她抬眸看向安长生,并解释道:“安长生,我们正在研究治疗疾病的药物,这需要一个安静、不受干扰的环境。
  此外,这种疾病的传播途径包括接触*传播,以及空气飞沫传播,其传染*极强。
  为了保护大家的健康,避免*叉感染,希望大家能各自返回家中。”
  张云青注意到安长生似乎对她说的话有些疑惑,便直截了当地告诉他:“安镇长,你让他们都回去,你留下,我有事跟你商量。”
  听到这句话,安长生终于明白了。
  他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然后,他开始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与其他村民沟通*流。
  没过多久,村民们纷纷散去,留下食物和安长生各自回家。
  张云青站在车上,看向安长生,轻声说道:“安长生,告诉你个好消息,我们研究的第一批药出来了。但还有一件事,我们需要几个人来试药。试药有风险,很可能会有后遗症。所以,得找些勇敢的人才行。”
  听到这话,安长生不禁愣住了,但很快便反应过来。
  他可是镇上唯一上过高中、有点文化的人。
  
  张云青的意思,他完全明白。
  新药,需要有人来试药。
  这让他想起曾经听过的一个故事——神农尝百草。
  他挺了挺胸脯,抬手用力拍了拍,然后病恹恹地豪气十足地说道:“没问题,我来!出了事,不怪你,我愿意签生死状。”
  看到安长生如此坚定和勇敢,张云青感到十分欣慰。
  她认真地说道:“放心吧,我不会让你们出事的。我们需要试药的人,不能只找年轻人,还要有老人和孩子。
  这样才能确保药物的安全*和有效*。而且,他们都必须是自愿的。”
  安长生点了点头,表示理解。
  他知道这次任务的重要*,也明白自己肩负的责任。
  于是,他毫不犹豫地答应道:“好,找人试药的事情,*给我。我这就去联系。”
  说完,安长生立刻行动起来。
  他走家串户,挨个儿询问是否有人愿意参与试药。
  经过一番努力,仅仅过了半个小时,他就带着几十个人回到了张云青面前。
  人群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其中甚至还有一个一岁多的小女孩。
  她的父母都去城里打工了,将她托付给爷爷**照顾。
  而现在,不仅爷爷**生病了,就连孩子也受到了感染。
  听说这次治疗是免费的,无论是试药还是其他方式,爷爷**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
  面对这样的情况,镇长感到十分无奈,但还是耐心地向他们解释着试药的风险。
  然而,这些老人根本不在乎,他们觉得如果不接受治疗,就只能等待死亡;但如果尝试一下,或许还能有一线生机。
  毕竟,由于这个疾病,已经有很多人不幸离世。
  他们心想:“反正就是试一试,哪怕是死马当作活马医也好啊!”
  抱着这种心态,来参与试药的人络绎不绝。
  因此,在短短的半小时内,镇长便成功的找到了如此之多的志愿者。
  但是,诊所的空间有限,无法容纳这么多人居住。
  于是,经过商议,镇长决定将他们安排到镇上的大会堂里,并安排一些村民送来食物、蔬菜等物资。
  那些擅长烹饪的村民则主动承担起厨房的工作,负责做饭做菜。
   一切准备就绪后,张云青开始给诊所中的志愿者用药。
  与此同时,杨煜则忙着为大会堂里的志愿者们抽血并检查身体状况。
  检查完后,再给他们用药。
  24小时候后,通过观察,诊脉,病人的病情没有好转,也没有加重的表现。
  新药虽然失败了,但并不是一无所获,病人的病情至少没再进一步继续恶化,这是一个好的开端。
  张云青和杨煜又给他们分别抽血化验。
  这一次,张云青重新比对了每个人的血液检测报告数据,和其他样本的检测报告数据。
  经过仔细对比分析后,张云青惊讶地发现:
  “从这些数据上来看,越是年龄大,体内的病毒细胞就越活跃,也就越容易被感染,反之,年龄越小,体内携带的病毒细胞就越少,而且比老年人少很多呢。”
  这个惊人的发现让她眼前一亮。
  “既然如此,那是不是意味着孩子越小,就越不容易被感染?越年轻就越容易恢复呢?”
  杨煜听到这话,也觉得很有道理:“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呢!这么说来,我们可以从年龄上入手,深入研究一下嘛。”
  在进一步的研究过程中,张云青又有了一个重大发现——疫苗!如果能研制出针对这种病毒的疫苗,那就太完美了!
  于是,她兴奋地说:“我觉得我们可以在研究新药的同时,研究预防疾病的疫苗。
  对于那些没有被感染生病的人群来说,如果能打上疫苗,不仅可以增强他们对这种病毒的抵抗力,还能尽可能地预防感染这种

第557章 成功[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