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大纲》这么写道:“必须研究自然的、社会的、生态的、经济的以及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的基本关系,以确保全球的可持续发展。”
  1981年,美国布朗出版《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提出以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资源基础和开发再生能源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就在去年,联合国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等文件。
  欧美都在探索着可持续发展路线以及战略。
  欧美走的道路,是先污染再治理,工业化的道路走下来,也造成了很多污染。然后国家变得富强起来后,再去治理污染问题。
  但是治理,往往是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欧美的道路,其实就是前车之鉴。
  可以学习欧美,但是应该吸取欧美的教训,少走弯路。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赵国平不断地点头,在所见所闻中,他也觉得应该选择可持续发展道路。
  然后两人又聊到了闽省的发展问题。
  闽省是沿海发展比较快的城市之一,也是处于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的衔接之地。
  当然,闽省地形并不友好,这里自古以来便是兵家不争之地,因为闽省是真正的八山一水一分区。
  放在古代,闽省的土地产出都不够养活全省的人。
  很多闽省人下南洋、去美国闯荡,实在是被逼无奈,因为生活所迫,单靠在地方上种田,难以养活。
  这一点上,和湖广就有很大区别,以前可是有句话:湖广熟,天下足!
  想要将闽省发展起来,其实也没有那么容易。
  马尾造船厂、榕城港、鹭岛港只是发展引擎而已,想要发展闽省,还需要更多的事情去做。
  同时,也需要扶持民营企业,吸引华侨回乡投资以及吸引台商投资。
  再者就是闽省思维观念的转变,而这种转变也没有那么容易。
  闽省那地方,是真正的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语,偏偏乡土观念又特别的重。
  有时候不得不承认,地理位置往往很大程度决定着发展。
  像整个粤省,可并不是所有城市发展都非常快,而是集中在珠江三角洲以及沿海城市。
  而珠江三角洲的面积以及人口,远不如长江三角洲,也因此从可观的角度看待,长江三角洲的发展潜力是远大于珠江三角洲。
  这也是为何,国家不断地在往长江三角洲投入,使得长江三角洲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一大引擎。
  闽省的地理位置,很一般,地形也遭到了很大的限制,能够发展的就那些地方。
  这就注定了,闽省的发展潜力远远无法与珠江三角洲,更不要说与长江三角洲相比。
  不过再难,再不容易,也得发展。
  地理位置再不好,总比山区好发展。
  而且现在闽省的条件并不差,发展的基础已经打好,只要持续努力着,未来二十年保持高速发展不成问题。
  只是二十年以后的发展,就得提前考虑发展战略。

第846章 串门[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