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幽州大殿。
      寒风裹挟着细雪拍打在牛皮大帐上,发出沉闷的"啪啪"声。
      朱权斜倚在铺着白虎皮的矮榻上,指尖有一下没一下地敲击着案几。
      青铜灯盏里的火苗随着帐外呼啸的风声忽明忽暗,在他轮廓分明的脸上投下深浅不定的阴影。
      "殿下,长安来使已到辕门外。"
      亲兵统领李旌掀开帐帘,带进一阵刺骨寒风。
      朱权敲击案几的手指微微一顿,烛光映照下,他鎏金护腕上未干的血迹泛着暗红色的光。
      "带了多少人?"
      "二十轻骑,打着紫宸卫的旗号。"
      "紫宸卫?"
      朱权唇角勾起一抹若有似无的冷笑。
      "看来是陛下身边那位'影子公公'亲自来了。"
      帐外传来整齐的马蹄声,由远及近。
      朱权慢条斯理地整了整玄色锦袍的袖口,指尖不经意间擦过腰间佩剑的剑柄——那是三日前从匈奴左贤王亲卫手中夺来的战利品,剑鞘上还留着未擦拭干净的血迹。
      "大皇子殿下,别来无恙啊。"
      尖细的嗓音伴随着帐帘掀开传来。紫宸卫统领太监高敬德踱步而入,紫金官袍上落满雪花,在帐内温暖的空气中迅速融化,在他脚边洇开一片深色的水渍。
      朱权抬眸,目光在高敬德保养得宜的脸上停留片刻。
      这位皇帝心腹比上次见面时更显富态,圆润的面庞上挂着恰到好处的笑容,唯有那双狭长的眼睛里闪烁着精明的光。
      "高公公千里而来,想必是带了陛下的口谕?"
      朱权不紧不慢地开口,声音低沉而平稳。
      高敬德细长的手指从袖中抽出一道明黄卷轴,却不急着展开。
      "陛下着大皇子殿下拒匈奴于北新城外,特封殿下为燕王,统辖幽州军政事务,并命咱家送来赏赐。"
      他拍了拍手,两名紫宸卫抬着一口鎏金木箱进来。
      "黄金千两,锦缎百匹。"
      朱权目光扫过木箱,唇角笑意不减。
      "陛下厚爱,臣愧不敢当。"
      "不过......"
      高敬德话锋一转,展开手中圣旨。
      “此时好似殿下已不需要这等封赏了?”
      朱权继续带着笑容说道。
      “公公何意呢?”
      高敬德尖声说道。
      "传陛下口谕,北境战事已平,陛下体恤将士劳苦,特命燕王裁撤三成边军,以减轻百姓负担。"
      帐内烛火突然"噼啪"爆响,映得朱权眸中寒光一闪而逝。
      他缓缓起身,玄色锦袍在烛光下泛着暗纹。
      "高公公远道而来,想必累了。不如先用些酒食,明日再议?"
      高敬德眯起眼睛。
      "燕王这是要抗旨?"
      朱权忽然轻笑出声,修长的手指抚过案上地图。"臣怎敢。只是......"
      他指尖停在标注着"左贤王残部"的位置.
      "匈奴左贤王尚未伏诛,此时裁军,恐有不妥。"
      幽州州牧府已改为燕王府。
      "那阉奴欺人太甚!"
      吕绮玲一拳砸在石桌上,震得烛台摇晃。
      金色战甲上还带着夜巡时的霜雪,俊俏的面容因愤怒而紧绷。
      "匈奴单于就在三百里外,此时裁军无异于自毁长城!"
      朱权站在密室暗窗前,望着远处连绵的军营灯火。
      月光透过窗棂,在他脸上投下斑驳的阴影。
      "高敬德此行,必是领了先斩后奏之权。"
      "殿下打算如何应对?"
      白起低声问道。
      朱权转身,烛光映出他唇角冰冷的弧度。
      "明日设宴,请高公公观兵。"
      李旌皱眉。
      "可圣旨......"
      "一个还不知道是否是皇帝亲说的口谕,而且也只说裁撤三成边军。"
      朱权从袖中取出一卷名册。
      "却没说是哪三成。"
      他指尖轻点名册上"老弱病残"几个字,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
      辰时·校场。
      寒风呼啸,卷起校场上的积雪。
      高敬德裹着狐裘坐在观礼台上,脸色有些发青。
      他身后站着二十名紫宸卫,个个腰佩绣春刀,神情肃穆。
      "开始吧。"
      朱权淡淡下令。
      号角声响起,三千铁甲精兵列阵而出。
      玄色铠甲在晨光中泛着冷光,整齐的步伐震得地面微微颤动。
      霍去病银甲白马行在最前,手中长枪寒光凛冽。
      "这是......"
      高敬德眯起眼睛。
      "边军老弱。"
      朱权语气平静。
      "正好三成。"
      高敬德脸色一变。
      "燕王这是糊弄......"
    &n

第55章 裁军?笑死![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