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46章 【御前吵架】[1/2页]

我们是文官集团 莺影莹盈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丝价真涨了?”

 “是,也就这几天吧,听说先是城中几个大机户,突然开始囤积生丝,又四处打听丝源,然后其他机户也开始跟风,就这样涨起来的……”

 织染局里,魏进忠与贾艾才从外返回,准备回居住的庭院,而高四也才清点好库房内贮存的丝料,准备找魏进忠商量机户申领印标事宜。

 走到庭院门口,就碰见返回的两人,高四连忙后退半步,欲行跪拜,口中称道:“魏中使……”但一张口就被魏进忠打断。

 “免了吧,有事?”

 高四立即回道:“正是,想与中使商量一下用印之事。”

 “进来说吧,”魏进忠未做停留便进了大门,贾艾紧随其后。两人边走边继续说,也不忌讳有外人听去。

 高四低眉顺眼地跟在身后,一道进了庭院。

 “是不是泄漏消息了?”魏进忠继续方才的对话。

 在他们身后的高四闻言,心里不禁咯噔一下,脸色瞬间变得煞白。

 “谁会泄漏?奏疏才寄走,就算八百里加急到了宫里,也要走流程,怎么也得五六天啊。”

 “也是……”魏进忠两人沿着抄手游廊慢慢走,仿佛忘了高四还跟在身后。“话说回来,丝价涨就涨吧,俺提改桑为稻不也是想丝价往上涨吗……”

 高四心中慌乱,脚底也磕磕绊绊,还好俩人走在前面,看不见他此时的窘态。但他也很快做出调整,试图掩下异样。

 “魏爷,既然是想丝价涨上去,标下有个主意,不妨一试……”

 “说来听听。”

 “干脆咱们再放出一些谣言,说朝廷已不许外省调粮入苏松浙皖,来迫使南方实现粮食自给,以后湖广、四川等省余粮全部用来接济边镇,以充边饷。”

 “欸,这法子好!那就这么办……”

 两人前面走着,高四默默跟在其后。穿过游廊就到上房,踏跺下,魏进忠忽然停下脚步,转身过来。

 高四不防,脚底拌蒜,差点撞上魏进忠。吓得他赶紧刹住,“诶诶,魏爷,小的……”

 魏进忠睨他,笑了一声,道:“高大使,进房再说。”

 “是是,”高四随即点头哈腰。

 进了上房,魏进忠并未请他坐下,只道:“说吧。”

 “是,”高四心中了然,“事是这样……”于是很快将那天与潘大户所言之事说了一遍。

 魏进忠听后,略作考虑,便欣然同意。

 不过喝碗茶功夫,高四就从房里出来。没有片刻耽误,又急匆匆地离开院子。

 “还是先找潘大户去说……”他暗暗忖道。

 ~2~

 “禁止外省调粮入苏?”

 苏州府太守周一梧一早就听衙役说起传闻,不禁大皱眉头,“听谁说的?”

 衙役回道:“不知,反正市井都在传,而且弄得人心惶惶。”

 “人心惶惶?慌什么?”周一梧反问。

 “有人以此断定,若真禁止外省调粮入苏,为了解决肚皮问题,官府必定会增加民田植稻。但如今江南已经很少有人植稻,除非官田,一般家里有田的,都是栽桑种棉。所以都怕官府一纸命令下来,让家家铲去桑树棉条,改种稻子。”

 “不可能!”周一梧听得脸色渐沉,“简直一派胡言!”

 “可是,不信也不行了,市面上的丝价已经在暴涨……”

 一根丝,轻而易举就牵动了一地百姓的神经,仿佛是缫丝娘灵巧的手指,一捏就捏住了丝头。

 而距苏州四千里之外的京城,同样有‘一根丝,牵动了皇帝,和文武科道的神经,这根丝便是利益。

 一般朝廷有大政,必先下廷议,而会官以议之前,先备揭帖。最好人各一本,若事出紧急,至少也要有节略先传看各官,方才请会。

 七月辛酉初二日,

 以圣母徽号礼成,朱翊钧先赐元辅沈一贯银五十两,彩缎二表里为赏。

 随后,摆驾文华殿。

 黄瓦红墙的殿宇,朱翊钧曾经是那么熟悉,闭着眼都不会认错他曾读书的地方。至今依然熟悉,熟悉已陌生。

 朱翊钧于后殿下了龙撵,殿中设有御座,面南立一张龙屏以遮挡,廷议之所设在前后殿之间的穿廊。过去经筵进讲常设文华前殿,日讲在后殿穿廊,如今太子朱常洛的讲学,也是这般。

 未正二刻,司礼监、内阁,及六部尚书已至穿廊等候,先朝北行跪拜,朱翊钧免礼赐座,随后众人落座。

 按规矩廷议一般有吏部尚书主持,各部分别会奏。不过

第146章 【御前吵架】[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