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嘶!
  朱棣倒吸一口凉气,震惊的话都说不出来,只是用看怪物一样的眼神看着陈羽。
  心中不断重复着陈羽刚刚说的话:
  “大明必须重复每三年一次的科举,但不可能永远重复开国与靖难。”
  对啊,哪怕在嚣张的武将勋贵也有老去死亡的一天。
  武将集团的升迁途径却非常单一。
  战功换功勋。
  这种东西无法传承。
  将门之后就一定会是将才吗?
  每一个将才无一不是在战场上厮杀而出。
  这点朱棣深有体会。
  但是文官集团不一样,他们只需要将书籍中的知识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在通过科举晋升。
  相当于每三年获得一次‘决战机会。
  所以,文官集团注定会不断壮大。
  百年之后武将集团面对文官集团那样的庞然大物,根本不可能有反抗的余地。
  只能像陈羽所说那样,沦为文官集团的垫脚石。
  “咕咚~”
  朱高炽在一旁后怕的咽了一口吐沫,用看怪物的眼神看着陈羽。
  妖孽~
  天才般的妖孽。
  再加这一次,他一共与陈羽见了两面。
  但是他却发现陈羽对天下时局的考量,达到了一个匪夷所思的地步。
  这样的大明‘卧龙朱高炽已经下定决心,无论付出什么样的代价,一定要将其网罗到自己手中当官。
  他之前不太相信市井之中有大才的话,因为他从来没有遇到过。
  但这一刻,朱高炽感觉一点都不夸张。
  毕竟只有碰见了,面对面交流之后,你才能知道对方是一个多么妖孽的大才。
  哪怕太子府上那些智囊,绝对做不出如此深入的分析推演。
  朱高炽突然想起了自己家中的儿子—朱瞻基。
  目前还没有一个让满意的老师去教导朱瞻基,要是将陈羽请回去给朱瞻基当老师,教授他帝王权术。
  好像是个不错的选择。
  省得那个臭小子整天在家中斗蛐蛐。
  陈羽继续说道:“王朝初期,在战争环境中文官集团存在感不强,但当王朝逐渐趋于稳定,文官集团会逐渐与王权进行深度捆绑。”
  “文官集团其实很难打击,因为他们可以通过科举制度,来进行每三年一次稳固文官集团的体系结构,这种模式一旦运行成功,除非到了国家生死存亡之际,否则会长时间运行下去。”
  “对于皇帝来说,文官集团形成了一个将皇权排除在外的独立利益集团,到那时王权虽有地位,但却没权利。”
  “那么王权想要破坏文官集团的制度,在这场博弈中占据上风应该怎么办呢?”
  陈羽平静的话语,让朱棣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大明朝堂文官集团占据主体,没有武将集团抗衡。
  平衡已经被打破。
  大明后世之君没有来自宗室助力,还有哪些依靠,能来制约文官集团?
  良久,朱棣才缓缓沉声说道:
  “外戚,宦官?!”
  陈羽:“不错,这时候皇帝虽然有两个选择,可是到了最后只会重用宦官。”
  “为何?”朱棣问道。
  陈羽笑着继续说道:“宦官几十年如一日伺候在皇帝身边拍马屁,会导致皇帝往往不自觉的信任宦官。”
  “而皇帝为了制衡文官集团,会将手中的权力分给宦官,甚至是很大一部分权力。”
  “这并不是偶然,而是权力演变的必然。”
  “臣子的力量越大,那么皇帝的权力就会越少,所以皇帝就会采用太监强悍的手段,去对抗文官集团的垄断与嘴巴。”
  明朝对宗室限制太狠,根本没有其他力量用来对抗文官集团。
  宦官成为了代替宗室力量的首选。
  明朝也因此被称为史上宦官专权最厉害、最灰暗的时代。
  宦官权势扩大,初衷是为了加强对文官集团的掌控,巩固中央集权。
  但是谁能想到明朝出了一个奇葩皇帝,朱祁镇。
  自朱祁镇开始,
  宦官开始参与内阁阁臣的任免事宜。
  那时有人说:
  明朝宦官才是真正宰相。
  甚至单凭实力根本无法进入内阁,必须有宦官引荐。
  比如历史上着名的首辅张居正就是在冯保的帮助下,才得以顺利当上了首辅。
  作为答谢,张居正定要为冯保的利益着想。
  这放在历朝历代都是极其荒谬的

第11章 升等世袭制度[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