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5章 案牍间的“奇才”:尚书台的日常与机遇[2/2页]

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 猫啃月亮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r/>  “哼,不过是些奇技淫巧罢了,能顶什么用?”
  但我并不在意这些。我需要的,不是同僚的认可,而是……机会。
  机会,很快就来了。
  度支曹的主事是一位姓孙的中年官员。他为人还算正直,但性子有些急躁,正为一批从河东郡运来的军用物资账目混乱不堪而大伤脑筋。
  这批物资数量巨大,账目却错漏百出,前后矛盾,涉及的经手人又多,牵扯到凉州军的某些将领,十分棘手。
  几个老吏核算了几天,都理不出头绪,反而越算越乱。
  孙主事急得焦头烂额,正准备向上汇报,请求支援时,一位平日里与我关系尚可的书吏,或许是出于好意,或许是想看我出丑,向上司推荐了我:“主事大人,不妨让陆令史试试?下官看他平日里核算账目,似乎颇有些门道。”
  孙主事将信将疑地看了我一眼,大概是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将那堆如同乱麻般的竹简丢给了我:“陆昭,你来看看!若是能在三日内理出个头绪,本官记你一功!若是弄不明白,就趁早滚蛋,别在这儿碍眼!”
  我知道,这是我的机会,也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这批账目不仅复杂,更可能牵扯到敏感的利益冲突。处理得好,或许能获得上司的赏识;处理不好,不仅会被赶走,甚至可能得罪不该得罪的人。
  我没有推辞,平静地接过了那堆沉甸甸的竹简。
  在接下来的三天里,我几乎是废寝忘食,将自己完全沉浸在了那些数字和文字之中。
  我运用了所有的计算技巧和逻辑分析能力,绘制了复杂的表格(在这个时代算是创举了),追踪每一笔物资的来龙去脉,比对不同来源的记录,寻找其中的矛盾和不合逻辑之处。
  终于,在第三天的傍晚,我成功了!我不仅理清了账目的脉络,核算出了相对准确的物资数量和损耗,更重要的是,我从那些看似无意的记录错误和时间差中,敏锐地捕捉到了几处极其隐蔽的、人为篡改的痕迹,其矛头隐隐指向了负责押运的某位凉州军低级军官,以及可能与其勾结的仓储小吏!
  当我将一份条理清晰、证据链相对完整的核算报告呈交给孙主事时,他脸上的表情,从最初的不屑和怀疑,逐渐变成了惊讶,最后化为了难以置信的震惊!
  “这……这真是你一个人算出来的?”他拿着报告,反复看了好几遍,又抬头看向我,眼神中充满了审视。
  “回大人,正是属下所为。其中或有疏漏之处,还请大人指正。”我恭敬地回答,不卑不亢。
  孙主事沉默了良久,最终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看向我的眼神彻底变了。
  他没有立刻去追究那个贪墨的军官(他知道这水很深,不是他能轻易动的),但他重重地拍了拍我的肩膀:“好小子!有两下子!本官没看错你!从今日起,你就专门负责核查这些疑难账目吧!”
  虽然只是口头上的表扬和工作内容的调整,但我知道,我已经成功地在这等级森严的尚书台,撬开了一道微小的缝隙。
  我这案牍间的“奇才”之名,或许很快就会传入某些更高层人物的耳中。
  机遇,已经悄然降临。而我,已经做好了准备。

第55章 案牍间的“奇才”:尚书台的日常与机遇[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