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学清谈的那场“算学解经”风波,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虽然很快被丁允先生压了下去,但其激起的涟漪,却在洛阳的士人圈子里,悄然扩散开来。
有人嗤之以鼻,有人视我为异端,但也有少数人,对我这种独特的思维方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而这其中,似乎就包括那位位高权重、且正值忧心国事、密谋除董的司徒——王允,王子师。
我并没有立刻感受到这份来自高层的关注。我依旧每日在尚书台度支曹,与那些堆积如山的简牍和枯燥的数字打交道。
孙主事对我愈发倚重,将更多疑难复杂的核算任务交给我,这让我得以接触到更多核心的财政数据,但也意味着我的工作更加繁重,几乎没有太多闲暇。
然而,一些细微的变化,还是让我敏锐地察觉到了一丝不同寻常。
首先,是来自尚书台内部的。偶尔会有一些并非度支曹的、级别比我高出不少的官员(比如某些郎官、或者侍御史之类负责监察的官员),会“偶然”路过我们度支曹,看似随意地与孙主事寒暄几句,目光却会有意无意地落在我身上,带着一种审视和探究。
孙主事对我的态度,也似乎变得更加客气,甚至……隐隐带着一丝敬畏?
其次,是来自外部的。
有一次,我下值后,在返回住处的路上,感觉似乎有人在暗中跟踪我。
我利用对小巷地形的熟悉,巧妙地绕了几个圈子,最终确认了跟踪者的存在
——对方身手矫健,行踪隐秘,绝非普通地痞流氓,更像是受过专门训练的探子或护卫。
虽然我最终甩掉了他,但这让我心中警铃大作。
是谁在派人跟踪我?
董卓的人?
那个神秘组织?
还是……王允?
最直接的一次接触,发生在一个普通的朝会散场之后。
按照惯例,我这种低阶令史是没有资格参加朝会的,只是在尚书台外等候,准备领取散会后下发的文书
第57章 王允的注意:暗中观察与初步试探[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