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紧急示警,如同石沉大海,并未立刻得到王允司徒应有的重视。或者说,他重视了,但重视的方向,却与我的预期,大相径庭。
几天后,我被再次召入司徒府。
书房内的气氛,依旧庄重,但王允的脸上,却带着一种我难以理解的、近乎盲目的自信。
“陆令史,”
他看到我,先是赞许地点了点头,“你传递的消息,老夫已经知道了。那些凉州叛将,果然贼心不死!哼,一群乌合之众,也敢妄图反扑?简直是自寻死路!”
我心中一沉,连忙拱手道:“司徒大人,凉州军虽然群龙无首,但其兵力雄厚,将士悍勇,且久经战阵,绝非乌合之众!更何况,其背后恐有贾诩之流的智囊在策划……”
“贾诩?”
王允打断了我,眉头微微一皱,似乎对这个名字有些印象,但随即又轻蔑地一挥手,“不过一董贼帐下腐儒耳,能有何作为?董贼已死,树倒猢狲散,量他亦不敢有所妄动!
”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竟然如此轻视贾诩?!那个在历史上数次搅动风云、甚至差点颠覆汉室的“毒士”,在他眼中,竟然只是个“腐儒”?
“大人!”我急切地争辩道,“贾诩此人,智谋深沉,手段狠辣,绝非寻常腐儒可比!当初司徒府连环杀机,晚生就怀疑是其手笔!
如今凉州诸将能迅速摒弃前嫌、合兵一处,若无此人暗中穿梭,绝无可能!此人蛰伏不出,必有更大图谋!我们绝不可掉以轻心啊!”
“够了!”
王允的脸色沉了下来,语气中带上了一丝不悦,“陆令史,你的智谋,老夫是欣赏的。但军国大事,岂能凭空臆测?
贾诩一介文士,纵有些小聪明,焉能撼动我朝廷大军?如今有奉先在此,骁勇无敌,再加上我朝新定,人心思安,那些叛将若敢来犯,无异于以卵击石,自取灭亡!”
他显然将所有的宝,都压在了吕布的武力之上。
他似乎认为,只要有吕布这天下第一猛将在,任何叛乱都能轻易平定。
“可是大人,”我仍不甘心,试图做最后的努力,“强攻并非上策!凉州军数量庞大,硬拼之下,即使能胜,我军也必将损失惨重!
更何况,冤冤相报何时了?若能采取安抚、分化、招降之策,瓦解其联盟,岂不是上上之选?也能为朝廷保留一些元气……”
“住口!”
王允猛地一拍桌案,厉声喝道,“陆昭!你好大的胆子!竟敢为叛军说项?!凉州军荼毒京师,罪恶滔天,人人得而诛之!岂能姑息养奸?!老夫心意已决,绝不与叛贼妥协!若他们敢来,便让奉先的画戟,告诉他们什么叫自寻死路!”
他的态度坚决,眼神中充满了对凉州军的切齿痛恨和对自己决策的绝对自信,甚至……对我产生了一丝怀疑和不满(认为我可能胆怯,或者别有用心)?
我看着他那因愤怒而涨红的脸,心中涌起一股深深的无力感和……失望。
我知道,再说
第101章 王允的失误与陆昭的坚持[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