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07章 王允的败亡与吕布的逃亡[1/2页]

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 猫啃月亮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在我们于深山古寺中,小心翼翼地守护着那些劫后余生的文明火种之时,关于洛阳城破之后的消息,也通过玄镜台残存的、冒死传递信息的渠道,零零星星地传了回来。
  这些消息,拼凑出了王允和吕布这两位诛董“功臣”最终的、令人唏嘘的结局。
  王允的结局,如同我之前隐隐预料到的那样,充满了悲剧色彩。
  据传回来的消息说,当李傕、郭汜的大军攻破城门,与吕布的并州军在城内展开激烈巷战时,王允并未选择逃离。
  他似乎依旧坚守着他那套“匡扶汉室,死而后已”的信念,试图在皇宫内组织最后的抵抗,或者至少……要与汉献帝、与他所效忠的朝廷共存亡。
  然而,面对如狼似虎、数量数倍于己的凉州叛军,所有的抵抗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吕布在城内的巷战中虽然奋力厮杀,但独木难支,且战且退,根本无力回援宫城。
  最终,叛军攻入了皇宫。
  关于王允具体的死状,有不同的说法。
  一种说法是,
  他在叛军冲入大殿时,依旧身着朝服,手持笏板,厉声呵斥叛军为“国贼”,最终被恼羞成怒的李傕或郭汜下令当场斩杀,血溅朝堂。
  这符合他刚直不阿、宁死不屈的性格。
  另一种说法则更为惨烈,
  说他在宫城被攻破、得知大势已去后,为了不落入叛军之手受辱,也为了践行他“为汉殉节”的信念,最终在宫内自尽身亡。
  无论哪种结局,这位曾经权倾一时、主导了诛董大业的司徒大人,最终都未能逃脱悲惨的命运。
  他的败亡,固然有李傕、郭汜叛军过于凶悍的原因,但何尝不也是因为他自己在处置凉州军问题上的失误、对吕布的过度依赖、以及对贾诩等潜在威胁的轻视所造成的呢?
  他的死,标志着依靠传统士大夫力量来匡扶汉室的幻想彻底破灭。
  也让我更加坚信,在这个乱世之中,仅凭忠义和权谋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更务实的策略、更强大的实力,以及……对人性更深刻的洞察。
  而吕布的结局,则充满了戏剧性的转折和颠沛流离的开端。
  城破之时,吕布确实与李傕、郭汜的叛军在城内进行了激烈的巷战。他和他麾下的并州军(尤其是张辽、高顺等人统领的核心部队)展现出了惊人的战斗力,一度给叛军造成了巨大的伤亡。
  然而,终究是寡不敌众。更重要的是,据传回来的消息暗示,在巷战的关键时刻,王允与吕布之间似乎爆发了激烈的矛盾!

第107章 王允的败亡与吕布的逃亡[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