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内的厮杀与混乱,如同沸腾的鼎镬,将所有人都置于烈焰的炙烤之中。
李傕与郭汜的内斗愈演愈烈,双方杀红了眼,早已不顾什么朝廷体面,甚至连彼此的家眷都开始攻击。
这种毫无底线的互相残杀,不仅让城中百姓生不如死,也让原本就并非铁板一块的凉州军集团内部,产生了更深层次的裂痕和……恐惧。
并非所有凉州军将领都像李傕、郭汜那般鼠目寸光、残暴嗜杀。一些相对有头脑、或者并非两人嫡系、甚至对汉室尚存一丝敬畏之心的人,开始对眼前的局面感到深深的不安和厌恶。
他们害怕自己会成为下一个被清洗或火并的对象,也或许……不愿再背负这祸乱朝纲、荼毒生灵的骂名。
就在这时,玄镜台的情报网络,虽然在混乱中运转艰难,却捕捉到了一些极其重要、也极其隐秘的信息。
石秀通过他发展的、一位在宫中担任低阶宦官的线人(这位小宦官在之前的权力更迭中侥幸存活,对李郭二人的跋扈也心怀不满),以及另一位负责为某位凉州中层军官传递消息的仆役,零零星星地探听到了一些令人振奋的消息:
后将军杨奉,似乎正在暗中联络一些对李、郭不满的将领和朝臣。
杨奉本是白波贼出身,后来投靠董卓,也算是凉州军体系中的一员,但他与李傕、郭汜素有嫌隙,并非嫡系。董卓死后,他一度保持中立,如今眼看李郭将长安搅得天翻地覆,似乎动了别的心思。
国戚董承(汉灵帝生母董太后之侄,此时可能担任卫将军或其他禁军职务),也在积极活动。
董承身份特殊,既与董氏外戚有关,又与汉献帝有血缘联系(献帝生母王美人早逝,由董太后抚养长大)。
他似乎不甘心看着汉室如此衰微,天子受辱,正在利用自己的身份,秘密联络一些忠于汉室的旧臣和禁军将领。
最关键的是,杨奉和董承这两个原本看似没什么交集的人物,最近似乎有过几次极其秘密的会面!
他们会面的内容无人知晓,但根据线人的观察,参与会面的还有其他几位同样对李郭不满的将领(如杨定、可能还有部分白波旧部)。
这些零散的情报碎片,在我脑中迅速拼接起来,指向了一个极其大胆、也极其合理的推论:
杨奉、董承等人,正在密谋!他们计划趁着李傕、郭汜内斗正酣、互相牵制、无暇
第121章 东归之议:杨奉、董承的密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