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悲怆和对战争罪魁祸首(董卓、李傕、郭汜,甚至……某种程度上也包括我自己未能阻止这一切的无力)的愤怒,几乎要将我淹没。
身旁的蔡琰姑娘,更是早已泣不成声。她扶着侍女的手,脚步踉跄,每经过一处熟悉的街角,每看到一处曾经留下她家族印记的废墟(比如蔡邕先生曾经的书房、或者他们初到洛阳时的府邸),她的泪水便如同断了线的珍珠般滚落。
我知道,这座城市的毁灭,对她造成的创伤,远比我更加深重。这里不仅有她的青春记忆,更承载着她家族的荣耀与兴衰。我默默地走到她身边,轻轻握住她冰凉的手,试图给她一些安慰和力量。
她没有说话,只是将头靠在我的肩膀上,压抑地啜泣着。在这一刻,所有的语言都显得苍白无力。
我们只能相互依偎,共同承受着这份巨大的悲伤。除了物是人非的感慨,我也在暗中留意着,是否能找到一些故人的踪迹。
丁允先生呢?那位对我颇有赏识的太学祭酒,他是否安好?
孙主事呢?那位虽然严厉但还算公正的上司,他是否也逃过了这场劫难?
还有那些曾在尚书台共事的同僚,那些曾在太学有过一面之缘的士子……我向遇到的零星幸存者(大多是些躲藏在地窖或废墟中苟延残喘的老弱病残)打听,但得到的消息,大多是摇头、叹息,或者干脆就是
“不知道”、“早逃了”、“被乱兵杀了”……
乱世人命,贱如草芥。
在这场浩劫之中,个体的命运显得如此微不足道。或许,许多我曾经认识的人,都已经永远地消失在了这片废墟之中,连名字都未能留下。
这种认知,让我感到一种更加深沉的悲哀和……对自身命运不确定性的恐惧。
我们在这座巨大的坟墓般的城市里穿行着。每一步,都仿佛踩在历史的灰烬之上。曾经的繁华与荣耀,都已化作过眼云烟。
物是人非,感慨万千。
但感伤之后,我必须重新振作起来。因为,在这片废墟之下,还埋藏着我们此行最重要的目标——那些被我藏匿起来的典籍!它们是否安好?将直接关系到我们未来的希望!
我必须尽快找到它们!
第131章 故地重游:物是人非的感慨[2/2页]